★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今日贺兰>最新动态

从一根粉笔到“互联网+”看贺兰教育变化

发布时间:2019-04-28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用较低的成本高效便捷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贺兰县坚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加大投入,全面保障,持续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课堂教学智能操作

“今天我们来上第23课《刷子李》。”贺兰县第一小学语文老师刘新娟打开多媒体系统,点击屏幕,从众多课件资源中,打开她认为最好的一个版本。“这篇文章讲述了刷子李的故事,他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刘新娟讲着课程,屏幕上相应的图片、文字渐次显现出来。随着讲课进度,刘新娟拿着电子笔在白板上书写内容,快速流畅,屏幕上显示出更多的内容。

“我感觉这套系统更智能,更便捷。”作为一线教师,这是刘新娟最直接的感悟,“这套系统里包括多媒体文件的插入、缩放、旋转、组合,以及丰富多彩的应用工具,学科教学工具等,让教学内容得以更多元化展示。”说着话,刘新娟展示一项随机点名功能,全班同学的名字开始滚动,一点停止,到谁就是谁站起来回答问题。“这样变要求为随机,成了一种互动方式,同学们也挺欢迎。”她说。

这套多媒体触控系统已经在贺兰县第一小学成为标配。“更重要的是系统自带的强大资源库,里面囊括了各种音像、图片教育资源,为老师编辑课件及课堂演示储备了海量素材。”贺兰县第一小学校长马秀娟介绍。

实时联动直播全覆盖

23日上午,在贺兰县一小的五楼“智慧教室”内,银川市“互联网+教研”推进活动暨“推进课堂变革”小学综合实践科学课例展示及研讨活动正在举行。

贺兰县一小老师金丽君上的科学课程《空气的热胀冷缩》,通过多媒体直播系统,正在全市各学校的屏幕上同步显现。而学生们围坐在“六角桌”前,人手一个平板电脑。讲课过程中,金丽君提出问题,学生们可用平板电脑“抢答”。

两年前,贺兰县一小新建成一间“智慧教室”并开始使用。“智慧教室”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智慧化的硬件配置,让马秀娟这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老教育人感慨万千。

“我刚教书时,一本教案、一本课本、一根粉笔,就是教学的全部工具。现在的教学手段越来越智慧。”马秀娟说,过去到其他学校学习优质课程,可谓长途跋涉。“现在学校有交互式多媒体教室57个,做到班班接入互联网,优质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实时共享,也是我们那时难以想象的。”马秀娟感慨道。

带动全县教育水平均衡发展

贺兰县第一小学只是全县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贺兰县依托宁夏教育云平台,实现县域内外互联互通。全县建设主讲教室23间、接收教室42间,所有主讲教室和接收教室与宁夏教育云在线互动课堂系统无缝对接。“主课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同一教室内及异地课堂的学生均可进行交流互动,学生提问、答题、板书等互动内容均可在线上实时进行。”贺兰县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贺兰县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新的教育管理、教学、教研模式,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全县中小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本报记者 孙瑞亭 周志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