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贺兰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稳市场主体,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在抓政策落地上狠下功夫。打好政策落实组合拳和速度战,制定印发《贺兰县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稳保促50条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关于成立贺兰县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建立包抓“七大战役”政策落实工作专班机制的通知》等3个专项方案,迅速制定下发《贺兰县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十二条措施》及《贺兰县汽车销售及服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惠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由2名县处级领导牵头成立2个“稳保促”政策督查指导组,1个政策解答专班,联系各相关单位专人负责经济政策解答工作,为政策快速落实提供保障。严格执行国务院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等政策,减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六税两费”7002户2093万元,延缓缴纳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8520万元。
二是在抓项目稳投资上狠下功夫。把抓项目投资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全面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大力开展“项目攻坚三年行动”和“五比”活动,高质量谋划宁夏北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封装陶瓷材料扩产项目、宁夏康泰隆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中药饮片生产加工等227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22亿元,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牢固树立“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严格落实领导包抓责任机制,加大项目统筹调度,及时召开专题会、土地领导小组会协调项目前期手续,智慧农业水系连通、冰雪嘉年华、稻田画和亲子娱乐等5个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达效。1-5月全县谋划建设的253个项目中,已开(复)工项目152个,开工率为60%,其中房地产项目已开工29个,开工率78%。
三是在抓产业保增长上狠下功夫。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达58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保持全区前列,完成粮食播种33.37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3.27万亩(占任务的109%)。高标准筹办第二届“云上金山新酒节”,力争葡萄酒销售量同比增加10%以上。新建宁夏塞尚乳业智能化生态观光牧场,改造升级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个,实现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98%以上,工业经济大局稳定。县级领导带队,发改、人社、工业园区等部门深入74家规上工业企业,“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目前共摸排梳理问题39条,已化解4条。用好货币金融政策,为11家企业发放贷款2582.9万元,试点开展“政采贷”业务,帮助企业成功融资400万元。强化政府采购惠企作用,今年以来面向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金额达4031.2万元(占采购总额的81.2%),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政府性融资担保项目1253笔1.57亿元。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厚生记食品先后获评国家智能工厂和自治区数字化车间,大北农科技获评自治区制造业领先示范企业。服务业持续恢复,举办“爱吃爱车527爱上贺兰此刻起”等多场品牌车展、促销活动,争取自治区专项资金700万元,配套县级资金300余万元,落实消费券、1000台汽车交强险补贴等鼓励支持政策,兑现各类消费奖补资金270万元。1-5月全县限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达到24.67亿元,吸引12家汽车销售企业进入今年升限培育库。举办2022年乡村消费季暨乡村文化旅游艺术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把传统与现代、线上和线下融为一体,通过行业联动、城乡互动,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四是在稳民心惠民生上狠下功夫。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制定印发《贺兰县打好就业收入扩增战、推进“十项行动”实施方案》,配套“稳就业促增收6项举措”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7条”等务实举措,培育创业实体331个,实现创业带动就业631人。举办各类招聘会56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7万个。聚焦易地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通过在移民村安置区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有效解决移民搬迁群众就业难题,截至目前,共举办招聘会16场,参会企业253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68余人。严格落实社会保险降费政策,为参保单位和个人减负7528万元。全面落实城乡低保、高龄低收入老人、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政策,提高临时救助乡镇审批额度至8000元,将374名“三类人口”纳入低保范围,给予164人临时救助,1-5月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津补贴3428.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