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近年来,贺兰县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持续优化发展的“软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营商环境既“亲”又“清”。近年来,贺兰县积极探索创新,着力推动角色转变。增强服务意识,在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企业发展中,政府各部门负责人根据企业需求,当好解决问题、助推发展的“服务员”。改变以前等着企业对接政策的方式,要求相关部门领导干部深入企业走访、精准对接需求,让各类措施及时落地见效。在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中心开辟“绿色通道”,推行专班服务、专人对接、专窗审批,积极主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推行容缺受理,压减审批环节,给足建设时间,为企业办事更便捷、项目建设更快速提供实打实的审批保障。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推行企业开办“134”工作法、持续推进政务服务“5个零”建设、“极简审批”“容缺受理”服务等,提高企业便利度,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政策服务过程中,利用银川市“政企通平台”,将全县各类惠企政策在平台集约发布,为企业精准推送政策信息。全县领导干部把责任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以不断强化的责任感带动提升服务质效。经过实践,相关领导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职责担当,有效增强了企业归属感,促进营商环境既“亲”又“清”。
完善工作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规范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贺兰县立足推动涉企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贺兰县人民法院印发《贺兰县人民法院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将为民办实事抓细抓实抓到位,以过硬司法作风保障工作质效实现跨越提升;建立司法联动机制,不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涉企纠纷诉讼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执,开展法律服务代理等活动,护航企业发展;定期公布县委县政府重要决策、政策解读及热点问题,拓宽政企交流渠道。不断在实践中完善、优化各项机制,有助于夯实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础,让更多企业愿意投资、乐于兴业。
畅通投诉渠道,解决企业和群众的“关键事”。以开展“强素质强服务强担当强斗志”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制定了《贺兰县设立优化营商环境投诉督办室实施方案》,统筹县纪委监委、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发改局、各行业主管单位等工作力量,设立贺兰县优化营商环境投诉督办室,并下设受理转办组、督查督办组,明确市场主体关于营商环境的投诉问题的办理机制和流程,真正把企业和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党和政府的“心头大事”来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投诉问题“一站式”服务、“全程式”跟踪、“一体化”处置。
提高技术水平,打造高效便利的数字化服务环境。近年来,贺兰县依托宁夏政务服务网和银川市政务服务事项综合受理平台,加强数字应用技术,推动服务企业便利化、高效化。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掌上办”“自助办”五种业务模式实现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制定出台《贺兰县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实施方案》。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外,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全部纳入宁夏政务服务网实现事项网上办理。启用银川市政务服务事项综合受理平台,社会事务、市场服务、投资建设等271项事项可在线审批。依托宁夏政务服务网,建成贯通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五级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实现服务触角网状延伸,服务事项“一网通办”。通过加强数字开放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做到利企便民、精准服务、整体协同、透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