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今日贺兰>最新动态

贺兰县五个融合 着力打造乡村共同富裕标杆

发布时间:2023-05-19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贺兰县坚持以发展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实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互融共促、同频共振,突出“民族团结+五大振兴”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乡村振兴之路,实现了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治理优。

一、“民族团结+产业振兴”相融合,推动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

塑造新特色,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契机,大力发展葡萄酒、牛奶、冷凉蔬菜、水产等贺兰特色产业,2022年全县农牧渔业总产值51.46医院,增速4.3%,农业增加值25.32亿元。凝聚新合力,深入实施推进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突出抓好“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大事,2022年以来积极争取各级资金24579万元,实施江南村乡村振兴车间项目等91个,其中产业类项目55个,投入16283.6万元,产业资金投入占比66.25%,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5个、合作社23个,推行“企业+合作社+脱贫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各族群众就近务工就业。优化新政策,调整出台《贺兰县2022年乡村振兴产业扶持政策》,发放产业补助资金1205.49万元,投放小额信贷资金2778.02万元,鼓励各族群众加入产业链条,拓宽增收致富渠道。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2元,同比增长5.8%。

二、“民族团结+人才振兴”相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驻村干部”互嵌共融。继续巩固向67个村(社区)全覆盖选派驻村干部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6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和83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排头兵”作用。通过选调生到村任职和65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下村服务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导师帮带”互促共进。投入资金190万元,实施银星村辣椒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人才培养、欣荣村食用菌种植技术、新平村优质草莓种植科技人才培育、张亮村香瓜种植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等“导师帮带”乡村振兴人才凝聚计划项目19个,引进农村实用人才、种养殖能手1000余人。“两个带头人”互学共赢。打造习岗镇新平园区“两个带头人”教学实训基地,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集体研究”的方式,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村级组织后备力量库,培育致富带头人994名、后备干部266人。

三、“民族团结+文化振兴”相融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本台账”培育新风尚。创建移风易俗“四本台账”,指导培训各村规范填写,确保红事、白事和实践活动有“账”可查,进一步加强引导宣传和舆论监督,持续提升红白理事会知晓率和移风易俗满意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清风、文明新风、和谐民风。“积分+”探索新路径。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公益积分”超市覆盖率达到100%,累计兑换63.52万积分,使广大群众成为乡风文明与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评判者。“文明+”选树新典型。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自治区级文明村镇9个,市级文明村镇10个,县级文明村镇35个。选树“移风易俗示范户”“移民脱贫示范户”等各类先进典型277个,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1050余场次,惠及群众3.2万余人次。

四、“民族团结+生态振兴”相融合,宜居宜业绘就乡村和美新画卷

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居。筹抓好农村改厕、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工作,累计改厕 35129 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91.4%。成功创建了桃林村、永兴村等 30 个最美乡居,星光村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样板村。强化面源污染防治,打造宜居乡村。完成全县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覆盖率达90%以上、实施有机肥(堆肥)替代化肥项目完成率156.34%,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1%以上,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五、“民族团结+组织振兴”相融合,治理有效推动各族群众心连心

健全“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乡镇场”的村级组织体系。严格落实乡村治理县委领导责任、乡镇场党委主体责任、村党组织直接责任,形成三级包村制度,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设岗定责+承诺践诺+评星定格”党员综合管理。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全县65个村全面推行“行政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基层治理三级组织体系,切实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采取“支部+合作社”“支部+企业+群众”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建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销售推广等功能党小组126个,2022年全县百万元村达到13个,总收入和百万元村分别增长19.47%和85.71%,实现村强民富,让“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