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今日贺兰>最新动态

棚上发电站 棚下养殖场 贺兰县两个“牧光互补”项目开工

发布时间:2024-11-06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将太阳能光伏板铺设在养殖场屋顶,“棚上发电、棚下养殖”的“牧光互补”新型生态农业发展方式是近年来的流行趋势。近日,在贺兰县洪广镇,两个“牧光互补”项目开工,将太阳能资源和生产空间资源综合利用。

11月4日,走进位于洪广镇金山村的宁夏九三零生态农牧有限公司49.5MW分布式发电光伏项目现场,一座座人字形屋顶的鸡舍高大宽阔,在鸡舍的蓝色顶棚上,工人正在组装檩条。鸡舍外的空地上,100多名工人在“叮叮当当”组装钢支架,挖掘机等大型机械来回穿梭。

“我们这个项目是利用闲置屋顶及地面搭建遮阳棚的方式,整体开发、分步实施,分九期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工地负责人周青介绍,项目计划赶12月底交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采用交叉作业方式进行施工。目前,9712根灌注桩浇筑已完成90%;屋面支架和地面支架材料均已到场,正在加班加点组装;17台升压箱变基础紧锣密鼓施工,接地环网工程正在敷设和焊接。按照计划,11月6日光伏发电板将进场,之后立刻组织安装。“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60%,预计12月10日前完成发电场站内全部建设工程,12月30日前合闸并网发电投入使用。”周青说。

“金老师,打桩的时候沙子多、地下水位高,打到1.5米水就渗出来了,特别容易塌,这可咋办啊?”在43公里开外的欣荣村,贺兰县力农羊业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现场,中城新科技(宁夏)有限公司市场部项目经理李东鹏正忙着请教从湖北来的专家金文成。金文成经过现场“诊治”,开出“方子”——放弃水泥桩,采用预制桩。李东鹏听罢,松了一口气。

“我们已经打桩700个左右,全部打完预计有2200个左右。根据专家建议,我们打算明天做试验(试桩),试桩完成后,接着把全部的桩打完。”李东鹏介绍,该项目10月中旬开工,总投资8000万元,施工周期10—12个月。在实施过程中,项目将充分考虑羊场的实际运营需求,合理规划光伏板布局,在不影响正常生产活动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屋顶空间。此外,项目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光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包括定期维护和检查,以及对可能的极端天气条件进行预防性设计。

洪广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个项目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促进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当地提供一种清洁稳定的电力供应方式,将成为贺兰县畜牧业与可再生能源结合的典范,为推动贺兰县畜牧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