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行政执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工作部署,县委网信办深入推进依法管网治网,不断加大网络执法工作力度,会同相关部门依法查处一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账号,着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一、基本情况
目前县委网信办持有执法证人员4人,分别为副职领导2名、科级干部2名,共2人取得央办颁发的网络执法证。2024年,我办加强阵地建设,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督促5家“僵尸”“休眠”账号主办单位按程序注销微信公众号,切实提高政务新媒体节约集约化管理水平。结合“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对14家涉黄涉赌的网站申请关停,形成一定执法震慑效果,网络平台管理日趋规范。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推进从严高效网络执法
一是增强主动执法意识。严格落实依法执法要求,加强对属地网站、移动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的管理,及时发现、依法依规处置,不断细化执法工作流程,推动执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加强重点领域执法。深入开展“清朗”“净网”等系列专项行动,聚焦对违规采编、盗版侵权、网络谣言、网络暴力、色情低俗等突出问题的治理,对重点网站、重点环节、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管理。三是丰富网络执法手段。综合运用宣传教育、提醒警示、实地查访、约谈整改、报请注销关停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分级分层监管执法,尤其对曾经出现过违法违规行为的平台予以重点关注。
(二)健全网络执法制度机制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落实制度。我办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结合贺兰工作实际,在新媒体平台发布《贺兰县关于受理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的公告》,公开举报电话、邮箱,主动征集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营造“网络信息人人共享,网络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自觉抵制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二是健全综合执法协调机制。我办与政府办、宣传、统战、政法、公安、信访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信息共享、线索会商的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与区市级网信部门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我办与相关部门配合,对全县重要基础设施和相关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网络安全开展专项检查3次,不断强化其网络安全风险意识和网络安全事件处置能力。
(三)持续推进执法队伍建设
强化执法人员教育培训,依托“法宣在线”“宁夏干部教育网络培训学院”等在线学习平台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对执法人员教育培训,2024年我办累计6人参加县级普法教育相关培训学习。在编5名领导干部,4人已领取行政执法证件,另有1人完成行政执法证申报工作。单位共组织普法法治集中学习25次,参加线上法治答题4次,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法律素质,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四)开展网络法律法规普法宣传
一是坚持普法宣传的常态化。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线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在“网信贺兰”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普法相关稿件,扩大宣传声势;线下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二是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9月份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这一主题,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安排校园日、电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主题日活动,开展线下宣传共发放宣传折页和各类宣传品2万余份,将网络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送到群众身边,切实打通网络安全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做好网上宣传引导。组织全县63名网宣员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党政新媒体平台,转发推送权威报道信息“以网络法治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网络强国建设”“良法善治安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网络法治建设述评 ”等80余篇,阅读量10万余人次,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网上宣传走深走心走实。
三、存在问题及2025年工作计划
网信领域行政执法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网信系统人员编制限制,导致专职监管人员缺乏,对自媒体等平台信息的人工巡查力度较弱,致使部分违法和不良信息监测存在漏洞;本地自媒体发展水平不高,运营人员学历普遍较低,相关管理措施还不够完善等问题。2025年计划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深刻认识网络执法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网络执法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加大执法培训,加强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细化了执法工作流程,提升网络执法能力,推动了执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中共贺兰县委网信办
2025年1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