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乡镇场信息公开目录>贺兰县金贵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乡/镇政府文件

金贵镇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4-05-06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贺兰县金贵镇人民政府 所属分类 乡/镇政府文件 效力状态 有效
责任部门 贺兰县金贵镇人民政府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为确保金贵镇防汛、抗旱、抢险、救灾以及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工作有序进行,明确相关站所职责,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资源共享的应急机制,做到有计划、有准备的防御水旱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我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此预案。

一、总则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金贵镇区域洪水灾害及城镇内涝的防范和应急处置。洪水灾害包括:黄河洪水、堤防坍塌、内涝灾害、水利工程损毁、村庄安全。

(二)工作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

2.在政府及应急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级分部门负责。金贵镇防汛抗旱工作,由镇政府负责,镇应急办和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具体工作。辖区内各村防汛抗旱工作由各村村委会负责,各社负责具体工作。

3.实行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区域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有效应对汛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坚持依法防汛,实行全民参与,军民、干群、平战相结合。

5.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确保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

二、区域概况

金贵镇地处贺兰县东南部,东临黄河,南与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接壤,西与银川市兴庆区毗邻,北接贺兰县立岗镇,南北长17公里,东西宽16.5公里,镇域土地总面积127.4平方公里。全镇下辖12个行政村,160个社,全镇总户数15109户,40676人。

(一)气象、水文

贺兰县地处内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侯,日照充足,年均气温9.0℃,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6.0℃,多年平均降水量197mm,水面蒸发量1200mm(E601型蒸发器),平均日照时数2995h,平均霜冻期194.6天,无霜期171天。土壤冻结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11月至次年3月为结冻期,4月上旬化通,最大冻土深度为97厘米。干旱少雨,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升温快;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短暂,降温快;冬季干冷,雨雪稀少。昼夜温差大,灾害性的天气是二月(农历)雨,造成土壤板结、返盐,使小麦出苗困难或黄苗、坐苗;秋季时有暴雨冰雹。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局地暴雨是诱发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干旱指数6.1,为干旱区。

黄河金贵段:黄河从县境内由南向北纵穿而过,涉及我镇河西岸(左岸)通昌村和关渠村,河岸线长6公里。共涉及通昌15个社、关渠村9个社共计4782人,耕地18236.19亩。

(二)主要防汛防洪设施

1.黄河标准化堤防

防洪工程由黄河标准化堤防、关渠黄河控导工程组成。黄河标准化堤防防洪标准20年一遇,一处控导工程共建15道丁坝,4座人字垛,联坝长1.6km,坝顶为碎石路面。堤防在镇境内全长6公里,堤身为土料填筑,堤顶为柏油路面,顶宽26.7米,相对地面平均高度2.2米左右,穿堤建筑物8座。标准化堤防是我镇黄河西岸(左岸)第一道防洪线,堤防的建成,可使我镇黄河段防洪标准达到二十年一遇,并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综合功用,为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镇域经济发展发挥巨大作用。滨河大道是我镇黄河西岸(左岸)第二道防洪线。

2.第二排水沟

第二排水沟在我镇境内长16.2公里,镇域内沟道主要承担贺兰山东麓排洪,兴庆区城市排水,金贵镇的农田排水任务,涉及汉佐、联星、金贵、雄英、江南、通昌6个村,农田排水面积59136亩。进入汛期,由于受到上游农业退水、城镇排水、生态补水集中排放叠加的影响,沟道将经受高水位运行,强降雨引发局部低洼区域排水不畅,易形成内涝,发生倒灌次生灾害。今年由银川市水务局负责实施第二排水沟综合环境治理项目,有效解决排水不畅、农沟倒灌、农田受淹农作物受灾等情况。重点做好二排通常段巡查检查工作。

3.四三支沟

四三支沟在我镇境内长11.9公里,主要承担兴庆区农田排水,金贵镇的农田排水任务,退水至第二排水沟,涉及银河、保南、金贵、联星、银光、雄英、潘昶、红星、江南9个村,农田排水面积33340亩。进入汛期,由于受到上游农业退水、强降雨引发局部低洼区域排水不畅,易形成内涝,发生倒灌次生灾害,及时做好巡查检查工作。

4.银新干沟

银新干沟在我镇境内长5.7公里,主要承担金凤区城市排水,金凤区农田排水,金贵镇的农田排水任务,涉及潘昶、红星、江南、关渠4个村,农田排水面积17070亩。进入汛期,由于受到上游农业退水、城镇排水、强降雨引发局部低洼区域排水不畅,易形成内涝,发生倒灌次生灾害,及时做好巡查检查工作。

(三)抗旱

今年全镇用水形势十分严峻,黄河流域经历2018~2021连续四个丰水年度,2023年黄河流域已转入枯水年,并可能出现连续枯水年或特枯水年。由于旱涝灾害多出现在5~8月份,受黄河上游来水减少、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影响,导致土壤失墒引发旱灾。易发生干旱区域主要位于汉延渠梢段毕家渠、小西渠、北毛渠灌溉难区域,涉及银光村、金贵村、潘昶村,惠农渠关渠、岗渠等灌溉困难区域,涉及关渠村和通昌村。为积极应对旱情,我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⑴牢固树立抗大旱、防大灾的思想,全面落实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周密部署,确保领导、组织、责任、措施到位。⑵全面掌握旱情发展情况,及时有效抓住抗旱工作的主动权。⑶指导农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水定产,压夏增秋,大力核减高耗水作物种植和养殖面积。⑷加强各部门统筹协调,强化旱情实时监测,密切掌握旱情动态,及时准确通报旱情信息。

我镇现有办理取水许可证机井287眼,在正常情况下机井作为备用灌溉机井,在水量紧张或干旱年份作为抗旱机井缓解灌溉问题,充分体现小机井解决抗旱大问题。

(四)小城镇防内涝

金贵镇镇区总面积206.11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01.17公顷,镇区防内涝涉及范围以汉佐街以东、银光街以西、联星路以南、银通路以北区域为主,其中包含1个集贸市场、1个商业街区、7个住宅小区。镇区现状排水管网主要位于团结路、保南路、汉佐街、金贵街、政和巷,总长5.23公里,管径为DN400-800,排水井、雨水井85个,预计排水量0.4万m³/日。

三、防御方案及紧急救生及抢险技术

(一)防御方案

1.丁坝、人字垛为第一道防线,滨河大道为第二道防线,最大限度地拦洪、蓄洪,充分发挥削能错峰的作用,减轻洪水对沿河村庄的直接威胁。

2.根据全县统一安排,通昌村、关渠村周围群众的抢险救灾工作,根据责任段划分,抢险队伍迅速到位,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责任分工,全力做好抗洪抢险工作。

3.人员转移。遵循先人后物、先老弱病残后一般的原则,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通昌村、关渠村分两个组进行转移,第一组由孙建军同志负责,组织由镇村干部组成70人的应急抢险队,负责转移关渠村长河新村及5、6、7社共1765人,转移至潘昶小学;第二组由陈学忠同志负责,组织由镇村干部及抢险小分队组成118人的应急抢险队,负责转移通昌村1、3、4、5、7、8、9、10、11、12、13、14、15、16社共3017人,转移至潘昶小学。

(二)防汛抢险技术

1.掌握水情、工情的变化

根据本地区水文、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密切注意工程的变化,加强汛情监测,合理调度。

2.巡堤查险

在汛期,对堤坝险情的巡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要做到有备无患,堤防、溢流堰、滩岸和建筑物等容易发生险情的地段,各村要加强巡逻,提高警惕,昼夜值班,在沿线部署值班人员,发现险情及时抢护。

健全管理制度:关渠村、通昌村要组织责任心强、有抢险知识以及熟悉情况的巡查队伍,按工程的重要情况配备力量,明确地点,统一领导,分段负责;建立和健全交接班、汇报、联络及报警制度。

巡查方法:巡查人员应按遇水坡水面线,堤顶、背水坡、堤腰、堤脚巡查,严禁出现空白点。根据各地经验,巡查必须做到“四到”、“六时”、“三清三快”。“四到”,即手到、脚到、眼到、耳到;“六时”,即在吃饭时、换班时、午夜时、黎明时、刮风时、下雨时;“三清三快”,即险情查清、信号认清、报告说清,险情发现快、报告快、处理快。

3.做好物资供应工作

镇政府负责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资,以应急需。在防汛期间,要做到电话畅通无阻,及时掌握雨情、水情、险情。  

4.抢险措施

(1)防漫顶措施

当泄水设施已全部开启,而水位仍迅速上升,根据上游水情和预报,有可能出现漫顶危险时,要抢筑堤坝,增加挡水高度,可采取以下做法:

土料填筑。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原坝顶面、杂草等清除干净,把接触面的表土刨松,先沿堤顶中线挖一条宽1.0米-1.5米的结合槽,槽深0.2米-0.5米,然后进行填筑。填筑堤坝要全段同时进行,分层夯实,每层厚0.3米,直到所需高度。堤坝的取土地点一般应在规定的护堤地范围以外挖掘。

土袋子填筑。在土质较差的情况下,可用土袋子抢筑堤坝,在铺设第一层土袋前,要清理堤顶的杂物刨松表层土。用草袋(或麻袋、蒲包)装土七成左右,并将袋口缝紧,铺于堤坝的迎水面。铺砌时,袋口应向背水侧互相搭接,用脚踩实,要求上下层袋缝必须错开。待铺叠至高出水面要求的高度时,再在土袋背水面填土夯实。填土的背坡度不得陡于1:1。

(2)散浸、渗漏、漏洞抢护措施

在堤坝修筑时,由于土料不合标准,土中有杂草,或修得不实,或有鼠蚁洞穴。汛期,大堤会出现散浸、渗漏、漏洞等险情,如抢堵不及时,就会造成决口。

抢护散浸渗漏的方法:砂石开沟导渗:在背水坡自散浸上端约1.0米处开始至坝脚处,开T、Y、W形沟间距6米-10米,沟的宽度为0.5米-0.8米,深0.8米-1.0米,沟底坡底可以比坝坡平些,然后依次在沟内层填粗砂石、米粒石、碎石或碎砖,各层厚0.2米-0.3米,沟内也可用炉渣、柳条做渗透材料,如散渗严重,可在后坡散渗上端约一米处下压0.3米-0.5米厚砂砾料。

抢堵漏洞的方法:

①用软楔草捆等堵塞漏洞。

软楔做法:在迎水坡用绳结成圆锥形的网罩,网内填充棉被、棉衣、麻袋、麦秸、稻草等。为了防止放到水里向上浮起,软料里可以裹填一部分黏土。

草捆做法:把谷秸、麦秸或稻草等用绳捆成一头尖,一头圆的圆锥体,务必捆扎牢固。

抢堵时,首先把迎水坡洞口的杂物清除,再用软楔草捆小头塞入洞内,填塞紧密后,表面再铺一层柔软的麦秸、稻草、麻袋等,并用土袋或土盖压牢固。然后,再用透水性较小的土料浇筑土台,使水完全断流为止。

②抢筑反滤围井。

具体做法:在出水口的周围,用土袋做成圆形的围井,然后依次层铺细砂、粗砂、碎石或卵石各层厚度均匀为0.2米-0.3米。井的设计以超出下游0.2米-0.3米为宜。

(3)裂缝的处理

裂缝分为两种:一是与堤坝的方向大致相平行,叫作纵裂缝;一种与堤坝身垂直,叫作横裂缝。横裂缝截断坝身,可能上下游贯通。有漏水出现时,要特别注意。无论大小都要处理。纵裂缝宽在1厘米以上的要处理,一般处理裂缝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灌堵缝口:裂缝宽度3—4厘米以下,深度在1米以内,用干而细的砂壤土,由缝口灌入,再用板条或蒲竹片捣塞坚实。

开挖回填:裂缝在3-4厘米以上,深度超过1米时,应当挖沟填实。沿裂缝方向开挖一条沟槽,深度以挖到看不见裂缝为止,宽度以不致坍塌便于施工为宜,沟两侧段比裂缝每端长出2米左右。回填土料应当选用和堤坝土种类相同、含水量相近似的砂壤土或砂质黏土。每层厚度约0.2米-0.3米,逐层用夯捣筑坚实。

灌泥浆堵塞裂缝:露在外面的裂缝可以直接从裂缝口灌注,藏在坝身内部的裂缝可以先用人工钻孔或其他办法把裂缝找到,然后再灌,拌合泥浆的土料,—般可采用砂灌土,拌和泥浆的含水量为50%—70%(约合水土的重量比1:1—1:2)。灌注泥浆时,注意不要中断,灌完后要把钻孔填实,将露在外面的裂缝用土覆盖住。一次灌注不实,要进行多次灌浆,直至灌实为止。

(4)堤岸坍塌的抢护措施

堤岸坍塌主要有两种类型:1.崩塌,大块堤岸连顶带坡塌入水中;2.滑脱,一部分堤岸向水内发生滑动。堤岸坍塌的原因十分复杂,分别为主流靠堤,迎流顶冲;水位骤落,溜势发生上堤下挫;流砂流入河内,土壤降低了抗剪能力等。抢护堤岸的坍塌,应当以预防性的工程为主,包括以下几种:

削坡护堤:把已经坍塌成为坎或坡度过陡的滩岸削成适当的坡度。因为容易坍塌的堤坝多半是砂性较大的土壤,削成的坡度应当不陡于1:2。削坡可以防止滩岸的坍塌或延缓坍塌的速度。

挂柳缓冲:用枝叶繁茂的柳树枝,可以达到缓流促淤的目的,因为柳树枝孔隙多,并且柔韧富弹性,可以增长水的流径,减低水的冲击力。做法:把新砍下来的大柳,用铅丝或麻绳捆系在堤顶或滩岸的堤角处,将枝叶繁茂的鲜柳梢头向下,推入水中。柳的枝杈上可以压坠石块,使柳下沉到预定防护冲刷的地点。棵与棵间的距离,应当看流势冲刷情况而定,把边流可以挂的稀一些;斜冲或顶冲时,应当挂的密一些。若淘刷严重的地方,可以密排挂柳。

块石、石笼、砼四面体抢护:堤防基础已被水淘刷的地方,可以用块石、石笼或砼四面体抢护。坡脚被淘空处,可以散抛块石,块石的直径以不小于20厘米为宜。流速愈大,应抛较大的块石,块石愈大,愈可以减少流失,块石的坡度应当不陡于1:1。高度以露出水面即可。重要的堤岸可以抛铅丝石笼。笼径0.5米-1米,长2米-5米,铅丝网格为10厘米见方,抛砼四面体,每块四面体体积以1立方米为宜,砼标号为200#。

草土码头:在河道转弯处,为了防止水流对堤岸的冲蚀,用草土在河岸边做成磨盘式或鳞式的临时护岸工程,称之为草土码头。一般情况下都需要沿着河岸连续做数个草土码头,借助两上码头之间回流沉积大量泥沙,使河岸淤填加固。草土码头伸向河中的长度不超过10米,施工步骤:帚捆、用芦苇、麦秸、稻草等软料,捆成直径约1米-1.5米捆,长度一般为10米左右。为使新筑草土码头与原河岸紧密衔接,在砌护段上下游顺着河岸开挖两道槽子(俗称上下牙)。把帚从下牙口开始沿着所要堆筑的前沿位置斜立顺序铺放(与水平面成30°左右交角)至另一端的牙口处,称为第一捆草排。铺放时,捆帚要挤紧,捆草绳扣和草绳向着河岸拉直;紧挨着第一捆草按同样方法以相反的方向铺放第二捆草排。两排斜立方向不同的捆草将形成一道既迎水又挡土的草墙。为防止土层被水冲走,在这个草墙上再铺一层散草即枕草,然后在草墙和河岸之间填土夯实,与原岸齐平,成为整体。河床为沙底或水流速较大时,草土码头前沿可抛石护面。

草土丁坝:在河道转弯处,由于水流冲刷严重,威胁着岸旁的村庄、农田、公路、渠道或厂矿建筑物时,采用草土堆筑的防冲护岸工程支溜外移,称之为草土丁坝。

根据水流及河岸冲刷的情况,草土丁坝的轴线,一般应倾向下游,并与水流方向斜交。草土丁坝轴线与水流斜交的夹角为60°—80°。草土丁坝的断面宜采用矩形,根据水深及施工场地,要求丁坝的断面宽度应在10米以上,丁坝长度根据河岸的形状,护岸的宽度确定。施工前,应先清理河岸施工现场,清除岸边松动的土石和冰冻层。为使坝身与河岸结合牢固。最好在岸边挖一槽子,其宽度与坝宽相等,深度应比水面低下0.5米-1.0米。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坝轴线,在醒目地点设置固定标志,使坝体沿着选定的坝轴线方向进行。正常施工操作可分为四道工序:使捆柴、铺散草、铺土料、裹头。

使捆柴:根据水深情况,将第一排捆柴长度的1/3-2/3放在水中。铺放顺序一般从边线开始铺向轴线,捆柴要一个一个地挤紧,捆柴铺放方向与坝轴线平行,结绳要面向坝轴线,绳子顺着坝轴线拉直平放,并将少量土压住绳头。当草土下沉时,绳子受拉,活动绳扣随之紧缩,捆柴也越挤越紧,做好的第一排捆柴,叫作“使柴”。铺设第二排捆柴时,要把第一排捆柴的后端压住,压住的长度即搭接长度视水深而定。一般为单个捆柴长度的1/3-2/3。按上述方法继续铺设第三排捆柴。

铺散草:在已铺设的捆草上铺一层散草,厚度30厘米左右,中间的散柴方向平行于坝轴线,两侧边缘则垂直于轴线方向,叫作“眉毛柴”。眉毛柴的作用是保护边缘压茬完整不致脱落,并直接承受水的冲击,保护填土不被冲走。

铺土料:散柴铺好后开始铺土,铺土厚度20-30厘米。铺土顺序,由前而后,从坝边向中部展开,目的是使坝体平稳下沉。边沿眉毛草外侧应留15-20厘米不铺土。铺土厚度务求均匀,如果前端铺土过厚,坝头容易滑坡,铺土过薄,则坝头下沉缓慢,影响施工进度,使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使捆柴、铺散草、铺土料三道工序完成后,即构成—个倾斜的捆柴结构层。术语叫作“一板”。在完成的一板上,按上述同样步骤铺筑第二板、第三板。但是,后一板要比前一板向前延伸捆草长度的1/3-2/3,即每一板的第一排的第一草长度的1/3-2/3伸到水中,如此不断向前,术语叫作“进占”。按计划修筑到设计长度。单土修筑出水面后,水上部分可全部用土料堆筑。每层铺土20-30厘米,用夯打实,每层至少夯打3-4遍,亦可用机械碾压,可铺土3-4层。

裹头:草土丁坝修成后,由于坝头受水流冲击较严重,为抗水流的冲击,一般都用帚捆裹头,即将草土丁坝的前端堆筑至设计坝高后,即放下数排帚捆,各帚捆的间隙用土和草捆填充,形成帚捆坝头,防止水流冲淘坝头基脚,保证坝身安全,一般需要在坝头前面抛石或下铅丝护脚。抛放铅丝笼,不要使其与坝头基脚连接,防止铅丝笼或帚捆的坝基发生变动,影响坝体的安全。在沙质河床上堆筑草土丁坝时,坝头护脚一般用帚捆而不用铅丝笼。这种帚捆由30—40个草捆和石块、土料卷成,比单纯用石块铅丝笼体积大,容重小,且具有弹性,抛放在沙质河床,不致由于容重过大,连续下降,危及坝基。

(5)城市内涝防护措施: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城镇内涝,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⑴建立健全城镇防内涝工作机制,成立城镇防内涝应急处置小组,定期开展防涝应急演练,加强城镇防涝知识与技能培训,切实提升内涝应急处置能力。⑵加强排水管网规划建设,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结合实际情况加大排水管道容量,循序渐进建成城镇环状排水管网。⑶常态化开展管网及附属设施清理检修,针对排查出的城镇内涝风险隐患点,着重对人口密集区及餐饮行业附近排水设施定期排查检修。⑷提升镇区绿化水平,通过增加绿化带、草坪等绿地面积,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减少雨水径流量。人行道改造采用透水砖,增强地面渗透性,减轻接收雨水的下水道压力。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

为了加强对全镇防汛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镇各村做好防汛工作,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成立金贵镇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全镇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组成人员如下:

总 指 挥:强玉梅   镇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王天登   镇长

          孙建军  镇人大主席

          秦     镇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政法委员

          郭建忠   镇党委副书记、派出所所长

          杜阳若琰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学娇   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石学文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陈学忠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徐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成   员:卜丽楠   镇综合办公室主任

         王学娇   镇党委委员

         苏鹏举   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赵永利   镇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主任

         李贵兵   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主任

         陈玉军   镇综治中心主任

         贺  兰   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李宏军   镇民生服务中心主任

         马振峰   银河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吴生虎   保南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徐    银光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刘志强   金贵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刘志华   汉佐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马维云   联星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王志江   雄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刘     潘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周玉兵   红星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杨占川  江南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赵学明   关渠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岳中山   通昌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执法办(应急办),办公室主任由副镇长石学文、陈学忠兼任,李贵斌、贺兰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现场防汛指挥部设在我镇通昌村村部,金贵镇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应急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开展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组,即监测预警工作组、抢险救援工作组、技术保障工作组、物资保障工作组、信息报送工作组。

(一)金贵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职责

金贵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在县委、县政府、县应急部门统一安排部署下,负责领导、组织、协调防汛抗旱方面的监测预防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各级防汛法规政策,在区、市、县防指、县委、县政府及应急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本辖区第二排水沟、小城镇及黄河防汛抢险以及有关事宜的技术指导、督查、协调处理等工作。统一指挥防汛突发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预防管理工作。

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或者突发公共事件出现复杂情况,超出单个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处置能力和工作职责时,及时按程序上报县应急局负责指挥应对处置工作。

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和协同联运工作需要,将各办中心按照职责分组织开展防汛抗旱突发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1.监测预警工作组

  长:石学文

副组长:李贵兵

成员:应急办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对镇域内河道洪水、干旱情况及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报,结合水文气象部门监测预报情况,为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及时提供准确的雨情和短、中期天气预报、短期气候趋势预测等气象信息,对重要天气形势和洪涝、干旱、地质等灾害提出预警信息发布建议。

2.抢险救援工作组

  长:陈学忠

副组长:贺兰

成员: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积极开展抗洪抢险、抗旱救灾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将居民房屋、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企业水旱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确保农村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

3.技术保障工作组

  长:陈学忠

副组长:贺兰

成员: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开展黄河堤坝、丁坝、排洪沟道等防汛基础设施跑冒漏滴等技术性研究措施,提供技术处理方面意见建议,确保防汛工程等基础设施安全。

4.物资保障工作组

  长:徐瑞

副组长:保立新   苏鹏举

成员: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汛期抢险所需的机械、应急泵、吨袋、铁锹、铁丝、雨衣、手灯等各类物资保障,并按照指挥部命令进行调用、调拨。

5.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组

  长:石学文

副组长:赵永利

成员: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医疗救护组由安雷亮同志负责,负责组织金贵卫生院主要做好抢险救灾的医疗救护工作和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及时对灾区饮用水源进行检测消毒,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加强消化道传染病、鼠疫、狂犬病等传染病的监测、防控和处理,及时接种疫苗。

6.信息报送工作组

  长:秦强   王学娇

副组长:卜丽楠

成员:综合办公室、党建办公室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收集、协调、宣传、报道及发布抗洪抢险、抗旱救灾过程中的各类综合情况,正确引导舆论及信息报送等各项工作。

(二)黄河防汛范围和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分工

1.黄河防汛范围:金贵镇全域及黄河金贵段全域、第二排水沟金贵段全域及金贵镇小城镇全域等重点区域。

2.应急抢险安置点设置:(1黄河金贵段应急抢险临时安置点设在金贵镇潘昶村潘昶小学;(2)第二排水沟应急抢险及小城镇临时安置点设在金贵镇镇政府和金贵小城镇广场;(3)其余村安置点设置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3.应急抢险县、镇、村及党员“四包一”责任分工

县级包抓领导:刘炳炳(县委副书记、县长)

电  话:18109573503

镇级包抓领导:强玉梅(镇党委书记)  电话:13909575133

王天登(镇  长)  电话:18095132615

县镇包抓领导负责金贵镇全域防汛应急工作,黄河金贵段全域、第二排水沟金贵段全域及金贵镇小城镇全域等重点防汛应急抢险片区。具体包抓责任人如下:

(1)通昌十三社

镇级责任领导:强玉梅  电话:13909575133

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通昌村

    人:苏鹏举  电话:17888819885

岳中山  电话:18295680999

金学忠  电话:13469573388

(2)长河湾湿地公园

镇级责任领导:王天登  电话:18095132615

责任单位:综合执法办、通昌村

    人:李贵兵  电话:13099590244

王亚科  电话:18095193009

(3)通昌村一、四、五、七、八社:

镇级责任领导:孙建军  电话:13629575718

责任单位:民生服务中心、通昌村

    人:李宏军  电话:15809589788

岳中山  电话:18295680999

谢生川、耿宝忠、马保全、陈国军、叶明祥

(4)长河湾度假村及通昌十四、十五社:

镇级责任领导:秦  强  电话:18709589245

责任单位:综治中心、通昌村

    人:陈玉军  电话:13995472505

岳中山  电话:18295680999

王亚科、吴文忠、王新国

(5)通昌村十二社:

镇级责任领导:秦  强  电话:18709589245

责任单位:党建办、通昌村

责 任 人:王学娇  电话:18595116954

岳中山  电话:18295680999

马文忠

(6)黄河河滩地金马河及关渠段:

镇级责任领导:陈学忠  电话:13895398746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通昌村、关渠村

    人:贺    电话:13995477795

岳中山  电话:18295680999

赵学明  电话:13895693834

马万宝、丁福林、马文忠

(7)关渠村长河新村及五、六、七社:

镇级责任领导:王学娇  电话:18595116954

责任单位:综合办  、关渠村

    人:卜丽楠  电话:13037989450

赵学明  电话:13895693834

谢英姿、马艳、杨玉萍、代永红、金保平、王伏国、杨瑞雪、吴金枝、赵学峰

(8)通昌村三、九社:

镇级责任领导:石学文  电话:13995075393

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公室、通昌村

    人:赵永利  电话:13995111551

岳中山  电话:18295680999

马忠海、胡彩霞

(9)通昌村十、十一、十六社:

镇级责任领导:孙建军  电话:13629575718

责任单位:综合办公室、通昌村

    人:保立新  电话:13995410979

岳中山  电话:18295680999

杨玲春、王伏山

(10)第二排水沟金贵段:

镇级责任领导:陈学忠  电话:13895398746

责任单位:金贵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及应急办公室、通昌村、江南村、雄英村、金贵村、联星村、汉佐村

    人:贺    电话:13995477795

李贵兵  电话:13099590244

岳中山  电话:18295680999

杨占川  电话:13629599131

王志江  电话:18209578818

刘志强  电话:13895118959

马维云  电话:13995001690

刘志华  电话:15226284442

丁福林、马文忠、叶明祥、岳红东、马学飞、  迁、刘  勇、刘爱虎、杨  伟、刘建平、王亚科、赵玉祥、马永海

(11)小城镇全域:

镇级责任领导:石学文  电话:13995075393

责任单位:应急办公室、银光村、金贵村、联星村、保南村

责 任 人:李贵兵  电话:13099590244

徐  才  电话:13309519790

刘志强  电话:13895118959

马维云  电话:13995001690

吴生虎  电话:13995475160

夏  军、杨  洪、宋红军、马  伟、马  祥石利军、丁学锋

(三)防汛组织与工作制度

防汛基本任务:充分利用各干渠、排水沟等工程设施,采取“导、滞、泄”的各种非工程措施,合理调配,有计划的将洪水安全送至排水沟,力求减轻或避免水涝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保障镇域内公路、乡村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

1.防汛工作主要包括:

(1)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群众防汛减灾意识和水患意识;

(2)有计划、有组织的协同市、县有关部门抓好防汛工作,完成防汛抢险任务;

(3)制定不同类型的度汛方案和预案,研究洪水调度和防汛抢险的最佳决策方案;

(4)掌握汛情信息;

(5)探讨和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2.镇党委、镇政府防汛职责

(1)督促各村抓好防汛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提高镇村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防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增强水患意识。

(2)贯彻执行有关防汛法规和上级防汛指挥部门有关防汛调度命令,组织制定执行本地区有关防汛法规、制度。

(3)根据水利工程的分级和规模大小等原则,组织督促各村落实以民兵为骨干的群众防汛队伍,担负汛期防洪堤、输水干渠、排水干沟等水利工程的防汛任务。

(4)分析本地区内防汛形势,针对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上级政府及防汛部门的安排,组织提出年度和阶段性防汛工作意见,对防汛工作作出部署。汛前要组织防汛检查,并重点抓好防洪堤、排水沟道、泵站等工程的清障工作,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需政府解决的问题。

(5)汛期来临时,镇党委、镇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掌握情况,研究对策,负责统一组织、统一调度、统一指挥防汛,并组织协调各行业、各站所、派出所民警参加防汛抢险。在防汛紧要关头,要亲临防汛前线进行指导。

(6)灾害发生后,要组织各方面力量迅速开展救灾工作,尽快安排好群众生活,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3.防汛岗位责任制

(1)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熟悉和掌握有关法规和政策;

(2)认真学习和掌握防汛抗旱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胜任工作岗位;熟悉辖区防汛抗旱设施的地理位置、道路通讯、设备运行和养护管理等基本情况,根据黄河金贵第二排水沟、银新干沟等干沟实际,规划出科学合理的防洪警戒线和应急救援抢险线路,通过充分论证确定受灾群众临时应急避险点和大型抢险机械、柴草储备停放点;

(3)按时完成上级防汛部门布置、交办的防汛工作和任务。

(4)严格遵章守纪,落实好金贵镇汛期防汛抗旱值班制度。

(5)管理好有关防汛的文件、资料及设备。

(6)指导和检查全镇各村防汛抗旱工作。

(7)做好防汛抢险中的各种调度工作。

(8)做好指挥部日常性事务工作。

4.防汛值班制度

(1)严格遵守24小时值班制度,按时上岗;

(2)恪守岗位职责,不得随意离岗,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

(3)准确、清晰、完整地做好防汛电话等各项记录;

(4)按程序及时处理来电来函并及时报告领导;

(5)爱护、掌握并熟练使用无线通讯等值班设备;

(6)交接班时,交待清楚已处理问题和尚待继续处理的问题;

(7)不准容留他人在值班室住宿;

(8)保持值班室卫生、整洁;

(9)值班司机必须保持良好车况和随呼随应的无线通信能力。

5.防汛工作纪律

(1)坚决听从命令,服从统一指挥;

(2)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时刻坚守岗位,不准擅离职守;

(4)不准贻误汛情传递,不准谎报险情;

(5)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不准临阵脱逃;

(6)未经批准,不得对外发布汛情和险情信息;

(7)不准挪用防汛经费、器材和物资;

(8)个人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不准破坏防汛总体规划和统一部署。

6.防汛值班紧急事项处置程序

防汛值班要及时、准确、无误地传达汛情。

(1)凡遇到以下情况:

①堤、涵、闸和护岸码头等防汛设施出现险情;

②上级防汛部门发出的有关紧急汛情电文指示;

③气象部门发出的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预报。

前线值班人员务必须立即报告镇防汛指挥部和县防汛办总值班。

(2)值班人员处置程序:

①将来电准确、完整、清晰记录在防汛电话记录本上,并录音;

②填写防汛重要情况请示报告单,务必在15秒钟以内设法报告值班领导请求请示,必要时同时直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并记录、录音;

③值班领导务必在15分钟以内负责传递有关领导的指示、批件,按指挥部领导的指示照办,并记录、录音。

④按照指挥部指令迅速、清楚、准确通知各有关单位执行调度命令并记录在案。

(3)纪律:

为了准确反映情况,避免失误,不经防汛指挥部领导审阅、批准或同意:

①不准随意传达值班的指令、通知;

②不准随意调动车辆、挪用物资、设备;

③不准临阵离岗;

④未经授权,不对外发布汛情。

7.防汛工作检查制度

(1)检查范围:有防汛任务的部门和单位,防洪工程和有关设施,每年都要进行防汛检查。

(2)检查原则:自查与上级抽查结合,分级检查,分级负责落实。

(3)检查方式:根据管理体制,由各村全面进行自查、由镇防汛指挥部组织全面检查,同时接受上级和当地防汛部门的全面检查。

(4)检查内容:防汛检查主要围绕思想、组织、机构、度汛方案、防洪工程、物资、经费、清障、通信预警、防汛信息系统和预报等方面进行,了解当时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督促做好各项防汛准备。汛前检查主要内容有:

思想方面:本地、本部门干部群众对防汛工作的认识是否存在麻痹、松懈思想、畏难情绪,防汛动员、宣传、教育工作是否得力。

组织方面:以镇党委、镇政府为核心的各级防汛责任制,包括防汛技术负责制的落实情况;防洪工程管理和防汛抢险组织是否健全,队伍、人员是否落实到位。

机构方面:指挥部和办事机构的建立健全情况、工作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

物资方面:防汛抢险物资的购置、储备和使用情况、防汛工程抢险物料的到位情况、备用设备的保管和使用情况。

经费方面:国家预算内防汛经费,地方或部门配套经费和群众自筹经费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防汛工作:河道、堤防、溢流堰、闸坝、排涝站等防洪工程状况,存在的问题。

河道清障:清障任务是否完成,行洪通道是否畅通,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信预警:防汛指挥、调度通信和度汛预警系统工作状况和存在问题。

防汛信息系统和预报:水文和气象资料采集与传输系统工作状况和汛情预报方案情况、存在的问题。

(5)检查处置原则:对检查出的问题要登记造册,并提出处理意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处理,不得推诿和贻误防汛工作。确需上级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防汛检查完毕后,要实事求是地整理出完整的防汛检查报告,及时上报镇党委、镇政府。

五、防汛队伍

镇防汛抢险队伍主要由专业队伍、专门抢险应急队伍和群众性队伍组成。

(一)专门抢险应急队伍:专业抢险应急队伍是防汛救灾的骨干力量。由有防汛经验的镇干部职工、各村民兵和治保人员组成。镇机关干部53人,村干部、网格员135人,民兵30人,共计218人。

汛期期间当发生险情或灾情时,根据县防汛指挥部统一部署,立即执行命令,奔赴抢险救灾一线。

(二)常备队伍(群众性队伍):常备队伍是群众性防汛队伍的基本组成,主要由各村成立的防汛队伍组成。

六、防汛物资、车辆

防汛物资是防汛抢险的重要物质条件,运输、抢险车辆是确保防汛抢险顺利进行的基础。按照国家储备和群众筹集,镇政府将根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储备或代储一定数量的防汛抢险物资,准备一定数量的抢险车辆。

七、汛前、汛期准备工作及灾后准备工作

加强汛前、汛期和汛后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措施,是确保安全度汛的前提。

(一)汛前准备

1.思想准备

通过召开全镇防汛工作会议广泛宣传防汛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沿河地区自然条件特点及近年受灾情况,充分强调做好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树立“防重于抢”的思想,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

建立健全防汛指挥机构,实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分级管理责任制、分管地段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值班工作责任制等;落实专业性和群众性的防汛抢险队伍。

3.工程准备

各类水利工程设施是防汛的重要基础。由于受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利工程的状况会发生变化,抗洪能力会有所削弱,如汛前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一旦汛期发生突变,往往会造成大的损失。因此,每年汛前各村要对各类防洪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4.防汛物资和器材准备

镇政府要准备好以下常用的防汛物资和器材:块石、编织袋、草袋、土、砂、碎石、铅丝、运输工具等。根据工程的规模以及可能发生的险情和抢护方法对上述物资器材作一定数量的储备,以备急用。

(二)汛期准备

1.掌握信息

全面掌握本地区水情、工情、险情、汛情及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安排调度,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调蓄功能,尽力减轻洪水危害。

2.加强防守

当水位达到或超过水利工程警戒水位以后,每一段堤防、每一处险工险段、每一座工程的责任人和巡视检查人员,必须上岗到位,加强巡视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全力抢险

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险情,要加强检查,及早防范,争取主动;对于已经发生的险情,要立即组织人力、物力,采取有效的抢护措施,全力抢险,防止险情扩大,并及时向镇党委、镇政府和上级防汛部门报告。

4.做好救灾工作

当灾情发生时要认真做好救灾工作,主要有:

(1)本着“救命第一”的原则紧急抢救、转移受汛威胁生命安全的人民群众,这是水涝灾害区工作的首要任务。

(2)迅速抢修生命线工程。当公路和通信、供电、供水线路等生命线工程遭到洪汛的破坏时,必须协同相关部门紧急抢修,确保在短时间内恢复畅通,这是洪涝、汛灾区救灾工作的紧迫任务。

(三)灾后恢复生产及汛后工作

灾后工作包括对灾区的防汛救灾物资供应,灾区群众的生活供给,医疗防疫以及恢复生产等救灾工作,各项工作都要服从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

1.妥善安排灾民生活,使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伤病得到及时救护和治疗,保持生活安宁,社会稳定。

2.抓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尽量做到不荒地,生产不误农时,工矿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3.解决好遗属遗孤和残疾人员的抚恤安置问题。

4.抓紧修复水毁工程,做好再次迎战洪灾袭击的各项准备。


  中共贺兰县金贵镇委员会

                                                                                   贺兰县金贵镇人民政府

2024年4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