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金贵镇江南村,是一个由2013年轻纺城拆迁失地农民及2015年从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搬迁的“十二五”劳务移民组成的中心村。但就是这样一个以务工为主,曾经无产业的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大变样,产业发展起来了,村集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近年来,江南村坚持从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等实际出发,探索建立村集体、企业、村民等多方共赢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一条产业发展、资源盘活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道路,有效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2021年江南村村集体经济收入57.25万元。2022年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120.39万元。
村集体经济收入上去了,村干部为民办实事也更有底气。江南村利用逐渐鼓起的“钱袋子”,把钱重点投入到困难人群帮扶、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让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 聚焦重点人群 带去暖心关怀
“现在的政策真好啊!村上又给我们买了健康保险,减少了很多的后顾之忧。”到村部领取保单的高世发十分高兴。为织密织牢返贫致贫“防护网”,自2021年底到今年7月,江南村为881名投保2022年医疗保险的移民补贴60元/人,为脱贫户和监测户共76户发放产业分红1000元/户,为拆迁失地的327名60-79岁老人投保了意外伤害险,为本村脱贫户和监测户投保“乡村振兴健康保”,共落实集体经济补助15.4万元,切实增加村民的抗风险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老一小”、困难群众一直都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最关切的群体,在今年6月开展“大排查”,赴固原市原州区走访探望监测户赵金奎时,在儿童节为村幼儿园的孩子们送上节日祝福时,一起送上慰问金,表达了村党支部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 改善人居环境 乡村更美更宜居
“村里这两年的变化太大了,家里亲戚来串门,都说我们现在住得地方跟城里的小区一样哩!”在凉亭里乘凉的老人聊着天不停地感叹。为解决村里路灯少、断头路等问题,优化人居环境,村党支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和园林绿化项目,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满足村民迫切需求,村集体“自掏腰包”,为项目实施中的土方清运、机械及人工、洒水车等各项投入21万余元,村容村貌不断提档升级,村党支部在为民办实事的同时,也提高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
现在,江南新村小区里道路宽敞平坦、绿树成荫,车辆整齐停放;老人、孩子们各得其乐,在凉亭里纳凉闲聊,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在健身器材上锻炼放松,夜晚有一排排路灯照亮着,群众茶余饭后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幸福。
· 完善服务功能设施 提升惠民便民服务
今年年初,为改善村部服务环境,江南村投入5万元,对村部的便民服务站进行升级改造,服务窗口增加至4个,真正实现开放式办公,一站式便民,为重病、伤残、高龄及孤寡人员开展代办、帮办服务。就近可办的便民服务让群众小事不出村,越来越宽敞、整洁的服务大厅便于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让群众办事更舒心。文化广场周围原本锈迹斑斑的宣传栏也经修缮后焕然一新,与村部及小微公园周边新设立的宣传栏一同发挥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内容的线下宣传,及时更新政策要点及就业信息宣传栏内容,方便群众掌握最新信息。
“以前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民一有需求,我们就得跑‘上面’要钱。”村书记杨占川说,如今,村集体经济有了不少的收入,许多大事小事,都能很快得到解决,工作效率高了,村民的满足感也提高了,移民的融入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发展机遇,积极创新思路,探索更多的发展渠道,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好。”第一书记陆少波看着村上明年的项目规划,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