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选好“领头雁” 按下乡村振兴“加速键”

发布时间:2023-11-23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郭嘉俊,男,汉族,现年33岁,2021年10月经党组织推荐担任兰丰村党支部书记。

嘉俊刚来时,兰丰村班子力量薄弱、产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薄弱,被称为“三弱”村集体,而且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群众经常上访。上任后,在他的带领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兰丰村找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点、着力点,通过建强支部凝心聚力,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才等乡村发展核心要素牢固串联在一起,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两年来,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显著增强,村集体经济翻两番,积极化解了百余件遗留问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如今,兰丰村真正把“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乡村风景图变成现实。

始终把建强组织放在第一位。“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发展村级各项事务,既要有一个好班子,更要选好一个“领头雁”。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对标能力强、素质高、结构优的目标要求选人用人,兰丰村通过“内育+外引”的方式育人才、强班子,培育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平均年龄4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3人。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定期对退役军人、优秀大学生、产业带头人等进行摸排,建立台账,培养致富带头人15人、高精尖端人才1人、后备干部5人,村“两委”干部对后备干部进行“一对一”帮带,引导后备干部在参与村级具体事务中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能力。从严从优发展党员,发掘和吸纳乡土人才、产业带头人,实行优先培养教育,探索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库”,2021年以来,丰村先后培育发展积极分子、预备党员3名,为村级党组织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始终把发展产业放在核心圈。产业兴则乡村旺,嘉俊紧紧围绕“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目标,始终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快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出重拳解决兰丰村产业底子不强、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规划先行,嘉俊和“两委”班子成员认真摸排村产业分布及现有资源,结合全村产业、种植养殖规模及自身发展方向,谋划“一心、两园、三区”的产业兴村蓝图,为繁荣乡村产业,保障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项目引路,积极争取国土综合整治项目,集中整治全村7340亩耕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结合南北大湖鱼池资源,积极对接晶诚水产龙头企业,采用“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分两期建设渔业养殖观光基地,规模化养殖对虾、鲟鱼等10个名优品种,预计年经济产值达24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同时,带动附近上百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村民年收入增收1.5万元,实现了兰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一位数到两位数的转变。

始终把办好实事放在心尖上。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嘉俊组织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会议商讨,精心谋划,集思广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完善基础建设,主动争取资金260万元,以基础提升为出发点,以清脏治乱为着力点,以美丽宜居为落脚点,先后铺设破损严重段农渠6400米,打通断头路40余户1400米,安装路灯255盏、健身器材20个,为村民的生产生活增进了福祉,也为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强化基层治理,深化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探索建立村民点单、志愿者接单、支部验单的“点单监督”模式,紧盯乡村治理“堵点”问题,把准服务方向,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村风民风持续好转,治理成效日趋明显。

下一步,兰丰村将紧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按照“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党小组+暖心服务小分队”工作模式,深化“书记领办项目”,主动了解村民生活困难和服务需求,从班子建设、后备干部培养、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创新思想、增强意识,打造好支部、好班子、好队伍、好产业、好机制、好环境,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