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在清明节到来之际,贺兰县富兴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辖区各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清明节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和爱国青年缅怀革命先烈,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第一篇:线上祭奠
云端祭英烈,千里寄哀思。街道社区以绿色祭扫为理念,组织辖区退役军人、党员群众登录“中华英烈网”清明祭英烈专题页面,通过浏览英烈生平故事与英雄事迹专栏重温革命历史,并以“献花”“点烛”“留言”等方式表达追思。同时,鼓励辖区退役军人在“我想对英烈说”版块撰写感言。每一束虚拟鲜花的敬献,每一段真挚留言的书写,都凝聚着对英烈深切的缅怀与崇高的敬意。通过线上祭扫,让民众在现代社会铭记历史、传承英烈精神,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责任感。
云端观影,沉浸感悟红色记忆。工作人员精选优质红色影片片段进行展播,组织退役军人、党员和志愿者相聚在虚拟的“观影厅”,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线,沉浸式感悟革命先烈为了理想信念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伟大精神并从中汲取力量。
第二篇: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节来临之际,贺兰县富兴街街道马家寨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活动,组织辖区退役军人、党员群众及青少年开展网上祭扫与手绘风筝活动,营造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
巧手绘纸鸢,春风传追思。“同学们,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读书时,可曾想过是谁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人手一个素白风筝,以画笔寄托哀思。志愿者通过讲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小故事,深化了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理解。纸鸢制作好后,大家奔赴欣兰广场,“三二一,放飞!”随着清脆的哨音,风筝带着我们对英烈的深切追思腾空而起,在蓝天铺展成流动的纪念碑。学生马文博握紧线圈说道:“每根风筝线都像我们与英烈们的联结,无论飞得多高,红色血脉永不断续。”
第三篇:战友追思传军魂
清明节来临之际,贺兰县富兴街街道太阳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辖区退役军人、党员和志愿者开展“赓续传统 诗韵清明”主题活动,在诗词雅韵中追溯清明文化渊源,于翰墨书香间缅怀革命先烈,共同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乐章。
活动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退役军人龙思荣以质朴的四川口音率先分享了对清明诗词的感悟,将对战友的追思、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融入诗句解读,深厚的战友情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居民的心弦,大家纷纷上台朗诵清明节的经典诗词,积极参与,抒发着心中澎湃的情感。党员孙彪同志还现场书写了杜牧的《清明》,笔酣墨饱、力透纸背,纸上迸发的豪情与专注,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清明文化知多少”知识竞赛将活动推向高潮。从介子推的忠孝典故到清明插柳的民俗起源,从寒食禁火的历史演变到踏青赏春的现代传承,寓教于乐的问答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诗词飞花令”环节中,老幼接力吟诵清明诗句,让经典真正“活”在群众心间。
此次活动不仅缅怀了革命英烈,更是弘扬了文明祭祀新风尚。下一步,富兴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将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推动英烈精神融入日常服务,营造尊军崇军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