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富兴街街道创新推出基层治理案例系列展播活动,旨在推广基层社区治理的优秀经验与创新做法,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本期展播聚焦贺兰县富兴街街道桃源社区创新推出的“以‘文化惠民’为笔 书写‘世外桃源’”基层治理案例。该案例聚焦辖区居民多元需求,构建“家门口”的“嵌入式”服务,打造“资源共享、治理有序、活动多元”别具一格的特色暖服务。
案例背景
富兴街街道桃源社区成立于2024年,辖区面积1.54平方公里,下设居民小区9个,常住人口14206人。社区党委下设4个小区党支部、2个物业党支部,直管党员138人。社区以坚持多元共治、文化赋能,聚焦“一老一小”构建“家门口”的“嵌入式”服务,以“文化惠民”为笔,书写城市文化社区的“世外桃源”,推进文化建设融入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构建“资源共享、治理有序、活动多元”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主要做法
(一)提升文化阵地,打造全时全龄活力场
秉持“功能聚合、空间共享” 原则,打造 “1+N”“嵌入式”文化服务矩阵,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小区党支部阵地为补充,建设图书室等多功能区域,满足全龄需求。联动辖区各方力量,拓展 “家门口” 文化空间,将公园等地打造成居民文化活动 “第二阵地”,构建一刻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二)挖掘达人能量,汇聚多元共治新动力
实施 “社区达人” 挖掘和培育计划,挖掘非遗葫芦烙画达人陈慧媛、书法绘画达人郝宗海、八段锦健康达人崔美蓉等文化达人资源,牵头成立书画社、手工坊、八段锦训练营等“达人工作室”,开设公益课堂,培育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带动身边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
(三)聚焦多元需求,雕琢桃源特色暖服务
整合社区党员、文化达人等资源,打造“桃源沁润” 文化品牌,面向 “为老” 群体传承孝道文化;聚焦 “为小” 需求,构建共育链条助力孩子成长;围绕 “为社会公共需要” 和 “为困难群体”,搭建青年夜校、红娘工作室、社区食堂、共享直播间等平台,真正实现“文化活动有温度,群众幸福有质感”。
(四)文化凝萃·邻里同绘,共筑邻舍友好幸福家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打造 “桃源茶事” 议事品牌,组建由桃源达人、党员先锋、社区民警、热心居民组成的“青音汇”“听她说”“童邻人”“老友记”“与邻聚”等五支“爱邻议家人”队伍,搭建楼道议事点、网格议事会、社区议事厅三级议事平台,开展听事、说事、议事、商事、办事、评事、晒事,形成“三议七事解民忧”的服务模式,解决各类民生问题。
取得主要成效
一是文化矩阵成型,生活品质进阶。联动辖区物业公司、爱心商铺、党支部、拓展“家门口”文化空间,完善图书室等功能区域,满足全龄需求,提供多元文化互动场所。二是达人文化领航,治理效能提升。挖掘8名文化达人,成立“达人工作室”开设公益课堂,累计服务居民3000余人次,培育志愿者队伍,激发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三是文化品牌绽放,幸福持续升温。“桃源沁润”文化品牌深入人心,联合辖区4所学校、9家教辅机构、5个物业企业,实施“爱有所托”“亲子课堂”等项目,助力孩子成长。通过“我们的节日”“爱邻集市”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四是议事文化交融,邻里友好和谐。以“三议七事解民忧”模式,解决安装充电桩等民生问题20余项,促进“邻舍友好”文化体系与现代治理深度融合,浓厚社区和谐氛围。
下一步,富兴街街道将持续深化“以‘文化惠民’为笔 书写‘世外桃源’”基层治理品牌,从“实”处发力,以精细化服务赋能“桃源沁润”文化底蕴打造,为居民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厚滋养,让居民在高品质社区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畅享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