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乡镇场信息公开目录>贺兰县习岗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乡/镇政府文件

关于印发《贺兰县习岗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23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 号 习政发〔2023〕21号 发布日期 2023-03-29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贺兰县习岗镇人民政府 所属分类 乡/镇政府文件 效力状态 有效
责任部门 贺兰县习岗镇人民政府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区、市、县党委、政府安排部署,为全面提升全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目的,以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习岗镇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布局等,合理设定行动目标,科学确定重点任务,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做到干净整洁有序。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持续推进, 不搞一刀切。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财政投入保障,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来筹集资金,鼓励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合理确定投融资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建立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

——村民主体、激发动力。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以村为单位实施,村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组织动员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培养形成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保持村庄和庭院清洁。

——示范先行、有序推进。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带动整体提升。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安排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围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配套,村庄布局和产业发展一体规划,生活污水处理实施,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改善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有效管护和乡村治理长效机制同步完善,持续推动农村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逐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达到35%以上,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9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5%,村庄规划范围内沟渠河湖景观化整治率达到80%以上。实现农村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村庄容貌秩序整齐有序、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域环境明显改观、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得到加强、常态化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的整治目标。

三、组织机构

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努力创建“四美”宜居乡村。经研究,成立习岗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陈保家  习岗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李鹏飞  习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成  员:保学东  习岗镇人大主席

       刘统玺  习岗镇党委副书记

       高    习岗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

       邢  磊  习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李亚男  习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保  静  习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杨  超  习岗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盖      习岗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韩建林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胡彦明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袁  健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马振同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胡彦明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闫东升  综合执法办公室副主任

       马    习岗村党支部书记

       历惠芹  桃林村党支部书记

       孙建保    经济桥村党支部书记

       李  阳  黎明村党支部书记

       罗  辉  和平村党支部书记

       张成元  新平村党支部书记

       孙进龙  五星村党支部书记

       张艳琴  沙渠村党支部书记

       季勇君  德胜村党支部书记

       周国林  新胜村党支部书记

       王  斌  红旗村党支部书记

       徐正强  良繁场党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邢磊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

三 、重点任务

坚持“三基本”工作法,根据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基本情况,落实自治区、银川市及贺兰县相关政策,合理设定目标, 科学确定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按照“提升一批、打造一批、撤并一批”的工作思路,利用五年时间,改善全镇农村人居环境。

()突出示范引领,坚持全面推进,擘画美丽乡村。对标上级工作目标任务,结合全镇各村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增厚产业基础,有效提升乡村治理,力争在1—2年内打造一批业兴、民富、村强、人和的标杆村。

1.深化农田建设,打造田园美景。结合国土整治项目实施,深入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道路、水利、电力、林网“四配套”,着力打造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成网、涝能排、旱能浇的新田园,使农田更加整齐、美观。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和布局,合理搭配作物种植,科学规划农业生态景观空间,构建农田景观体系,积极发展现代观光农业,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景观农田观光点,实施习岗镇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绿色高值农产品生产系统建立项目,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开展“三减一控”,确保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实现减量增效,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40.5%41%以上,农用残膜回收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5%、86%以上。

2.促进产业发展,打造美丽村庄。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初步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产业强镇。依托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将农耕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与村庄清洁行动、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发展,助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3.广泛发动参与,打造美丽庭院。发挥共青团、妇联贴近基层的优势,以“居室美、厨厕美、庭院美、家风美、村庄美”为目标,以“有合理布局、有花草树木、有文化氛围、有家风家教、有生活品位”为标准,常态化开展争创“最美庭院”、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积极开展“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发动青年、妇女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二)分级分类整治,注重全面提升,打好乡村基础。进一步开展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自来水供给等工作,结合村庄布局、产业等,加快村庄规划。以美丽宜居村庄等建设项目为抓手,打造为基础设施健全、环境整洁、村容村貌良好的样板村,力争利用2-3年的时间,在全镇范围内打造成功5—8个优美人居环境示范类村庄。

1.进一步落实村庄规划编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规划和《银川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依照村庄功能布局、建筑特色和人口实际,扎实做好村庄调查和分类,把握好村庄布局、产业和风貌定位、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中心村、一般村规模和经济发展条件,对不同类村庄制定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标准,制定通俗易懂的标准图解。依据全县发展规划,进一步落实村庄规划,形成一批与全县发展高度契合、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高质量村庄规划编制成果,基本建立起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村庄规划标准体系。

2.深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紧紧围绕主题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开展水体治理,聚焦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薄弱环节,清理整治辖区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行为。在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基础上,全面清理拆除沿线村庄的遮阳棚、破旧附属房等临时建筑物以及残垣断壁、废弃场所等。做好拆后清理平整复耕美化工作,坚持护绿和增绿相结合,

3.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长效建管机制。各村要履行属地管理责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清单,合理确定管护主体,明确管护对象和标准。健全农村卫生厕所运维机制,确保群众满意度达到100%,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机制,确保已建成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三)突破重点难点,强化系统整治,树立乡村新形象。根据村庄规划编制,重点加强红旗、新胜等保留庄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空心率高,基础设施差,环境卫生脏乱,产业基础薄弱等情况。力争利用2—3年时间,在保留庄点初步建立起较完善的便民利民基础设施,减小城乡硬件设施差距,增强农村人居环境的吸引力。

1.拆危拆违改善乡村新风貌。全面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大攻坚行动”整治效果,持续性开展拆违还绿、拆危建新、垃圾清零等行动,对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对私搭乱建予以及时拆除;清理公路沿线及村庄可视范围内的破旧广告和其它影响美观的设施;全方位引导村民对闲置老旧住宅合理利用,适时对空置出的宅基地进行复垦或盘活利用,实现村庄整齐整洁美观。

2.探索改革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坚持依法依规、稳妥慎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试点逐步建立“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超占有偿使用”的宅基地管理制度;健全农民住房保障机制,实现农民户有所居;加快推进“空心村”治理,强化村民自治管理,提升农村宅基地管理水平,总结出可复制、能推广、惠民生、利修法的制度创新成果。结合宅基地试点改革工作,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3.移风易俗激发新风尚。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引领作用,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常态化组织志愿者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清扫、宣传教育等活动。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坚持群众事群众办,积极组织动员农民群众100%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利用电子屏、公示栏、微信群等宣传方式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议政日、道德讲堂等阵地形式,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全面推行积分制,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作用,加大不良风气治理,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形成社会新风尚。

四、保障措施

(一)压实工作责任按照“五级网格”包抓的要求,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提升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镇村要落实主体责任,对照方案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措施,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运维机制,主要领导亲自安排、一线谋划,分管领导亲自上阵、一线指挥;各村党支部书记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层层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责,总体抓好村庄清洁行动、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庄公共空间环境提升、村庄规划、村庄造林绿化提升和农村人饮安全等工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抓好健康教育进村宣传;党建工作办公室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职能抓好村规民约、志愿服务、文明村镇和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宣传动员。坚持一线发动干部群众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在全镇形成上下一盘棋、干群一条心,群策群力、共治共享,在一线推动工作落实。各村要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等内容,通过宣传标语、倡议书、公示栏等传统渠道和信息网络、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投身村庄清洁提升行动。以“比一比谁的家乡美”为主题,组织开展美丽宜居村庄短视频擂台赛和乡村美景手机拍”等活动,适时展示村庄清洁提升行动带来的新风貌、新气象。

(三)强化示范考核评估按照《宁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庄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加大示范村创建力度,坚持在一线检视问题,组织开展月度、半年、全年农村人居环境交叉考评,将结果作为重要内容应用到年终考核指标中,并对考核排名靠后村进行通报约谈;严格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和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建立等方面指标考核,打造一批具有标杆性、引领性和典型性的清洁美丽村庄。

(四)多渠道争取资金保障。一是积极争取区市县奖补资金,积极对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乡镇、示范村奖补资金。二是大力推进项目资金整合支持,明确项目资金统筹整合的主体责任,精准把握资金投向、投序、投位,确保投效。三是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模式,筹措更多的资金推动项目建设。四是积极发动农民筹资筹劳,引导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依法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途径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明确农民维护公共环境责任,引导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由农户自己负责,村内公共空间整治以村民自治组织或村集体经济为主,主要由农民投工投劳解决。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依法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途径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把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农民自主投入结合起来,依托县财政兜底、社会投资、农户适当缴费的建设和运营维护资金筹集机制。

(五)严格考核督查。习岗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效能管理考核范围,作为镇、村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2023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定期组织和开展专项检查,压实责任、强化问责。对整治内容不达标,工作不力、推进缓慢、群众不满意的村庄予以批评,并在全镇通报,追究有关责任,要求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查自纠。



贺兰县习岗镇人民政府        

2023年3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