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反馈2024年全区营商环境评价(园区)结果,宁夏贺兰工业园区在22个参评园区中获得“良好”等次,较2023年“较好”评价实现跨越式提升,成为全区进步最突出的园区之一。评价显示,园区在商事登记、政务服务、项目保障和产业生态四大维度全面跃升,改革成效得到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一是商事登记效率持续提升。园区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小时办结,评价期内新增经营主体463家,通过“7×24小时”帮办代办服务完成业务98件,累计提供延时服务96小时,切实解决企业“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这种“秒批”+“保姆式”服务模式,使园区商事登记便利持续提升,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二是政务服务精准度显著提升。园区构建“线上推送+线下滴灌”政策服务体系,通过企业服务微信群、入企宣讲等方式开展税收优惠、知识产权等政策培训10余场,惠及企业300余家次。创新“产业链协同”+“机制”,组织政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获得贷款3.2亿元,促成快递物流、商超与工业企业达成合作协议12项。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优化审批环节,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8%,政务服务“精准度”转化为企业发展“加速度”。
三是项目全周期保障机制彰显实效。建立重点项目“专班推进+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对原源新质乳品、京宁冷链等10余个重点项目实施承诺制、容缺受理,推动项目开工时间平均提前45天。水电气要素保障满意率超95%,在全区率先推行“欠费不停供”政策,康泰隆等企业反映生产经营从未因要素问题中断。这种“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使园区项目落地效率同比提升50%。
四是产业生态建设实现突破。作为全区12个拥有自治区级“链主”企业的园区之一,培育百瑞源、泰益欣等自治区级“链主”企业2家。科技创新动能强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6家(同比增长28%),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同比增长156%),67%的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13家,产业生态“含绿量”与“含新量”同步提升。
下一步,贺兰工业园区将聚焦评价反馈的提升空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力争2025年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推动营商环境从“良好”向“好”跨越,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