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发改局砥砺前行的奋起之年。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富民强县、跨越发展”、“全生态文明、全要素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严格落实“扩大有效投资年”和“从严管理落实年”的各项部署,围绕“转作风、提效能、争一流”目标,强化经济形势分析,狠抓深化改革任务落地,创新项目管理推进体制机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2016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谋划调度为总揽,增比进位有新突破
为切实发挥县域经济宏观调控职能,我局密切关注11项重点经济指标增长动态,并对工业、投资、服务业、节能相关指标按月分解任务,定期进行督查、调研、监测和分析。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协调解决,确保主要经济指标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持续推进。2016年,预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同比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5亿元,同比增长18%;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50亿元,同比增长18%;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1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列全区前列。
(二)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扩大投资有新举措
一是项目谋划抓“落实”,确保项目按期开工。认真编制上报2016年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创新建立“6+X”部门会商机制,通过部门会商、模拟审批等方式,有效解决了项目推进中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2016年共计召开 “6+X”部门会商会议12次,研究解决了21个项目建设单位中突出问题152个。二是项目推进抓“督查”,力促项目按节点推进。以“双百”大会战和“三百”竞赛为工作载体,建立项目台账,实时掌握进展情况。创新建立项目“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形成从任务分解、组织协调、分析通报、难题破解、督查考核全方位覆盖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按节点时序推进。三是项目服务抓“五零”,全面提升项目审批办结效率。创新建立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审批制度和项目“五零”服务制度,通过“模拟审批”和“并联审批”,有效提高了审批办结效率,实现了一门受理、一站式办结。四是项目争取抓“基础”,加大向上争取力度。认真分析国家及自治区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增强项目申报的针对性、有效性。2016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6个,争取到位资金9452万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6个,计划投资额达6.14亿元。
(三)以服务企业为己任,转型发展有新提升
一是强化激励机制,健全完善配套政策。将企业减负作为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政策文件,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大专项行动”为切入点,切实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二是加强运行监测,做好调查分析研究。重点针对工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通过分析专报、专题调研报告等方式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三是强化为企服务,助推企业做强做优。全面实施“企业成长计划”,今年全县新增“规改股”2家,“股上市”5家,培育产值过50亿元1家,10亿元企业2家。通过积极开展“下园区、联项目、解难题、送服务”工作,多方借力为企业排忧解难。2016年,先后向9家企业发放自治区货运车辆普通公路道路通行费减征凭单500张,推荐11家企业的13个产品列入宁夏工业名优产品“目录”,积极帮助企业降低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积极为企业申报自治区新型工业化、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产业等66个项目,争取工业奖励扶持资金7102万元。四是强化节能降耗,能源利用水平得到提升。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考核,推动企业管理节能、技改节能、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企业能耗增量和单耗限额。支持鑫旺德碳化硅等5家企业加快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如意科技、西夏啤酒等5家企业获得自治区二、三季度电价优惠,预计将为企业节省电费400万元。预计今年我县万元GDP能耗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
(四)以政策引导为推手,三产发展上新台阶
积极开展服务业发展软环境优化工作,先后起草了《贺兰县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贺兰县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意见》、以及《关于实施贺兰县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转变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性文件,积极引导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紧抓服务业项目投资,将投资作为促进服务业经济的重要抓手,紧抓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为企业项目解决困难问题6个。预计201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8.5%。
(五)以强化监管为主线,招标管理有新办法
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管理、政府投资项目标后管理、招标代理机构和招标评标评委考核等相关办法和制度,有效规范了招标工作程序,减少了人为干预,实现了阳光操作。实行招标交易流程办理制度、招标文件会审制度,采取投标企业不良记录扣分备案通报、招标代理“三方考核”和评标专家“双评价”、中标方信息公示制等方式,有效打击了围标、串标、挂靠资质等违规行为,基本杜绝了层层发包和无资质施工行为。开辟重点工程招标“绿色通道”,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对接,按规定合理压缩招投标工作时限,确保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16年,共完成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136项,中标金额7.24亿元,其中公开招标126项,邀请招标10项。
(六)以价格调控为杠杆,稳定市场有新成效
一是节假日期间,加强对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的价格收费进行检查和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的行为。二是严格成本核算,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对贺兰一中双语高中、艺术体育特长班和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贺兰片区扬水灌溉水价进行了成本测算,核定收费价格。三是积极受理投诉举报调查处理,截止目前,举报中心受理价格共举报(咨询)58件,办结了58件,办结率100%,全部给群众以满意的答复。四是率先推动开展农业蔬菜价格保险,确保生产供给,平抑市场菜价。2016年我县保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952亩,总保费1862万元,参保率位于全区前列。
(七)以深化改革为先导,助推发展有新动力
一是全力推进“智慧贺兰”建设,依托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平台,以一个中心(城市管理中心)两大服务(便民和为企服务)为抓手,引进的新技术和新的运营模式,极大提高了一线社区工作人员的效率,提升了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了城市管理与百姓服务的互通。二是围绕县委提出的贺兰发展“十大转变”,起草《关于促进贺兰生产向贺兰制造转变的实施方案》、《关于实施贺兰产业链向产业集群转变的工作方案》等5个实施方案,立足我县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三是积极推进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详细摸底测算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县情的公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制度。全县涉及车改的单位共53个,涉及车辆361辆,根据政策规定,已保留170辆,封停处理191辆,后期陆续将对各单位封停的车辆进行分步骤的评估、拍卖。
(八)以固本强基为根本,内外兼修树新形象
一是以“两学一做”为载体,采取注重“自学”、倡导“领学”、分类“促学”、创新“导学”的方式,不断创新学习载体,提升学习成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坚持以学促做,将学习教育与发改工作相结合,班子成员带头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今年来我局干部职工共发表工作动态130篇,课题研究10篇、调研报告66篇,其中《关于我县企业去“僵尸化”问题的思考》等多篇调研成果受到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二是以理顺规范党组织关系工作为抓手,抓好企业党组织建设。针对局属企业党组织长期停产、党建工作滞后,党员管理松散的实际情况,借助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契机,采取“一查二访三走进”方式,积极联系公安、社保、工商、社区等部门,共排查党员486人,找回失联党员217人,为下一步整合非公企业党支部、成立联合党组织,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夯实了基础。三是以作风建设为重点,提质增效树形象。按照“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要求,认真开展“五个问一问”和“四个知晓”专题活动,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认真梳理岗位 “责任清单”和“负面行为清单”,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转变作风“创一流”为工作主线,重点提升发改干部队伍自我学习、综合分析、调查研究、廉政防控等“十种能力”,基本实现了部门呈现新气象、干部焕发新面貌、工作业绩创一流的目标。
回顾2016年,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当前整体经济环境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短期难以化解,县域经济整体面临增长点不足,持续增长后劲不足的突出问题;二是扩大有效投资推进乏力,新项目谋划呈现数量多、质量低的特点,缺少规模大、质量高、叫得响的大项目、好项目;三是部门联动抓落实力度不够,在抓项目、抓管理方面,部门联动促项目前期、对项目推进加强督查考核等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导致部分项目存在“开而不工,竣而不产、产不达效”现象;四是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干部职工的能力水平需要不断提高,研究重大问题、党员干部进取意识、责任意识亟需增强,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不断改进。
二、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我局明确“1012”工作思路,即:围绕“当好参谋、谋划全局、调节运行、管理投资、服务企业、推进改革、壮大三产、依法治价、节能降耗、招标管理”十项重点工作任务,着力做到“十二个新”:要攻坚克难,目标任务确立新标杆;要开动脑筋,谋划发展拓宽新思路;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实现新突破;要想方设法,企业减负再上新台阶;要多措并举,产业转型实现新提升;要超前创新,服务业发展迈出新步伐;要绿色发展,节能降耗激发新潜力;要强化监管,物价工作形成新亮点;要从严管理,招标管理再创新佳绩;要勇于开拓,深化改革采取新措施;要主动出击,争取资金赢得新进展;要强基固本,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充分发挥部门职责,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充分发挥谋划参谋作用
积极跟踪对接国家、区市政策走向,进一步加强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本县实际超前做好政策预研储备,继续发挥经济运行监测职能,为县委县政府研究提出有深度、可参考、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立足“十三五”规划,结合县“两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大转变”发展思路,强化2017年各项工作谋划力度,突出重大改革、重大项目,解决好“谋划什么”、“怎么谋划”、“谁来实施”的问题。
(二)着力加大资金争取力度
紧密跟踪国家投资导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认真做好我县投资项目储备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编制工作,着力研究好国家“投什么”的问题。拓宽项目开发思路,协调推进项目开发工作,破解项目前期经费不足的问题,做好项目充实储备,主动适应从“资金等项目”到“项目等资金”的根本转变。加强PPP项目储备管理,加大传统基础设施PPP项目包装推介工作,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金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及公共服务投资,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 (三)重点提高创新服务水平
——加强重点领域改革。一是持续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工业供给侧改革十大专项行动,切实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任务导向,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积极承接国家和区市改革“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从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完善非公企业发展机制、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入手,倾力推进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自选动作”的探索试点。
——加强重点项目管理。继续发挥“6+X”会商会议和六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和项目“五位一体”管理办法,,加大力度解决项目前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项目前期手续流程,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加强招标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运转流程,加快电子评标室建设,充分利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网运行”系统,提升现代招标水平和工作效率。发挥“一地受罚、处处受制”的联动效果,从严打击招标人的失信行为,坚决杜绝围标串标、借资质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进产业链、技术链、管理链、价值链集成创新,全面提升科技研发驱动力、品牌价值吸引力,促进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挖掘县域产业优势,借力“二产向三产转移”趋势,抓住医养产业、旅游产业苗头向好这一机遇,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
(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不断加强党委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全县发展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