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把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确立为三大战略之一,明确提出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构筑西部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贺兰县按照自治区、银川市生态建设的要求,谋划当前,放眼未来,着力开展平原绿网建设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现制定贺兰县林业局关于推进生态靓县战役三年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的精神为指导,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依据建设美丽宁夏的规划布局,紧扣自治区林业厅引黄灌区平原绿网提升工程和银川市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的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全面提升森林覆盖率为主线。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重大机遇,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严守城市生态红线,构筑城市生态屏障,联建绿色生态廊道,打造生态园林城市,提成林业产业集群,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为主要建设内容,进一步推进贺兰县生态建设,为贺兰县经济发展提供生态屏障。
二、主要目标
按照前期规划,贺兰县2018年-2020年新造林55885.3亩,完善提升林带2199.5亩,总投资204301万元,新造林投资197796万元(其中苗木费22114万元、征地费74989万元、工程建设费60888万元、管护费39805万元),改造提升投资6505万元。进一步完善提升平原绿网建设,对滨河大道、黄河护岸林、典农河等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建设完善的城市生态防护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和坚实的支撑保障体系,提升贺兰县生态环境。
三、建设任务
根据贺兰县造林总体规划和本区实际,2018年-2020年绿网建设工程主要完成北绕城两侧宽幅林带、京藏高速两侧宽幅林带、包兰铁路两侧宽幅林带、贺兰山东麓防风固沙林和酒庄防风生态林,对黄河护岸林、典农河两侧绿化、滨河大道两侧绿化实施改造提升,继续结合引黄灌区平原绿网建设完成农村农田林网和村镇庄点绿化;规划2018年-2020年完成造林55885万亩,提升改造2199.5亩。
四、项目规划
1、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长廊生态防护林建设
一是对陈家沟以东至平罗交界处的葡萄酒基地道路建设100米宽防风生态林,并规划在基地内主要道路两侧各建设20m宽幅林带,规划造林3000亩。二是对陈家沟以南酒庄及新建道路两侧建设20米宽林带,规划造林3000亩。三是金山自保局对林场内的空地进行绿化,并将一般农田恢复为林地进行造林,计划每年造林5000亩,三年实施造林15000亩。三是在银石高速两侧建设宽幅林带。银石高速公路位于贺兰县110国道东侧,与西夏区交界,2018年规划在道路两侧各建设25m宽林带,工程主要位于洪广镇金鑫村,规划新造林1350亩。工程规划总投资50903万元。
2、黄河护岸林提升改造工程
按照规划,对黄河护岸林进行提升改造,规划将林带加宽至25m,新造林面积1259亩,计划投资7151万元。
3、银川绕城高速两侧大网格绿化
对绕城高速贺兰段两侧林带进行拓宽至150米,规划新造林面积510亩,计划投资2897万元
4、京藏高速两侧大网格绿化
2017年京藏高速实施改线工程,从贺兰县40里店段开始,途经贺兰常信、习岗、金贵镇通往银川,按照计划2018年实施高速公路改线两侧各50米宽幅林带建设,规划新造林15929亩,计划投资90477万元。
5、典农河两侧林带景观提升工程
以银川市典农河两侧景观绿化为标准,实施典农河两侧林带景观提升工程,种植耐水湿的花卉,水草,完善两侧护岸林,规划实施面积1699.5亩,计划投资3705万元。
6、包兰铁路宽幅林带建设
包兰铁路贺兰段,全长17.2公里,途径南梁台子、常信乡、洪广镇,前期以对两侧进行了绿化,2018年计划在两侧建设各25m宽幅林带,规划完成新造林1282.4亩,计划投资 7284万元。
7、滨河大道两侧拓宽绿化
滨河大道位于黄河东侧,横穿贺兰县金贵、立岗镇,2010年,贺兰县实施了滨河大道林带建设,按照规划,2018年将对滨河大道两侧林带进行改造提升,建设成为景观林带,规划改造面积1845亩,计划投资10480万元。
8、农田林网建设
一是继续开展引黄灌区平原绿网建设工程,主要结合贺兰县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围绕滨河大道、京藏高速、银石高速、110国道等主干道路,周边建设农田林网,和主干道路宽幅林带交相呼应,形成平原绿网,规划实施农田林网建设3900亩,计划投资8502万元。二是河道两侧绿化。结合生物护坡,对贺兰县境内的第二排水沟、第三排水沟、二三支沟、第四排水沟、四二分沟、四三支沟、第五排水沟、红旗沟、丰庆沟、银新干沟、北大沟、民一沟、团结二沟、黄河(贺兰段)共14处河道进行生物治理,在河道两侧种植低矮灌木,两侧各建设20米林带,规划每年完成6万米的河道绿化工程,三年新造林6609.9亩,计划投资14410万元。
9、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以环境优美、农民富裕、民风和顺为目标,以绿化、美化为重点,积极创建绿色家园,高起点建设环村林带、村镇公园,实施巷道绿化,扶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和林下经济。从2018年开始,每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5个,规划实施造林600亩,计划投资3408万元。
10、贺兰县城内主要道路及节点改造提升
对贺兰县城内银河路、大连路、沈阳路、虹桥路、109国道居安街、朔方街等主要路段及节点进行改造提升,计划投资2834万元。
11、市民生态休闲公园
一是在县城东部,即和平家园北侧建设生态休闲公园一座,规划总面积500亩,计划投资1485万元。二是新增小微公园5处。在县城内裸露空地,规划建设3处小微公园,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功能,规划总面积119亩,计划投资300万元。三是对县城公园内的植被进行更新改造,对缺株缎带的林带进行补植,完善公园内的基础设施、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计划投资500万元。
五、造林模式
1、树种设计及种苗标准
根据作业区立地条件,沙荒地选择抗寒耐旱、抗风沙能力强、适应性强的树种,对土壤和管护条件较好的地段,根据环境的需要可选择新、特、优树种,主要有新疆杨、河北杨、垂柳、刺槐、沙枣、樟子松、油松、紫穗槐、金叶榆和各种常见的花灌木等;低洼盐碱地则选择耐盐碱、耐水湿、耐寒的乔木和灌木树种。主要树种有新疆杨、旱柳、垂柳、白腊、沙枣、紫穗槐、红柳等。苗木实行招标制,要求健壮、无病虫害,并达到GB600-4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规定的Ⅰ级苗和大苗标准。
2、林种设计
根据规划造林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道路两侧建设为护路林,其他建设为农田防护林,西北部洪广、金山为防风固沙林。
3、造林典型设计
根据贺兰县政府要求,银石高速、京藏高速改线、丰庆路、轻纺城道路等重点造林绿化项目工程将实行工程招投标制,由有资质的绿化公司负责施工,其他造林工程由各乡镇场自行组织实施。对此根据造林作业区域和立地类型的不同,设有3个典型设计,涉及3个作业区35个作业小班,要求在结构配置上实行乔木、灌木和各树种间要行间、带状、片状混交,造林密度要大于170株。
4、造林技术设计
(一)整地方式:新造林进行全面整地,对于地势较底的地方要回填土方。未成林补植补造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穴状整地或块状、全面整地。植树穴要求:根据苗木根系或土球大小,乔木一般在60—100厘米见方;灌木一般在30—50厘米见方;
(二)造林季节:造林时间分春秋两季,春季造林于土壤解冻树苗萌动前进行,以三月下旬到五月上旬为宜,秋季造林要在树木停止生长后和土壤结冻前进行,一般造林在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下旬为宜。
(三)造林方式:实行人工植苗技术。要求:一是栽前对于裸根苗木根部作必要修剪,剪掉腐烂或过长的根系;同时剪掉病虫枝和折断枝条;二是尽量做到苗木随起随栽,如当天栽不完,所剩苗木必须用苫布或草苫等遮盖好,防治苗木失水,影响成活。
5、幼林抚育设计
(一)浇水:可采用渠灌、喷灌和滴灌方式。要求苗木栽植后,及时灌水;沙荒地保证每年7—8次,其它每年3—5次。
(二)修枝涂白:根据不同种类的苗木及生长习性情况,需适时进行修枝,以促进林木生长;在阳光较强、地面温度高的沙地和病虫害危害较重的疫区需对林木进行涂白,以防灼伤和病虫害。
(三)补植:对缺株的地方,在下一个造林季节,要及时按原设计造林模式及时进行补植,成活率较差造林地应进行重新造林。
6、辅助工程设计
主要是灌溉给水工程,利用作业区周围水系,采取渠灌、喷灌和滴灌等节水方式对植被进行灌溉,要求在设计上应依据灌区地形、土壤、气候、水文地质以及经济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拟肯定,本着量体裁衣的准绳,做到充分应用现有水利设备、切合实践、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六、苗木来源
1、苗木品种规格
造林主要苗木为新疆杨、河北杨、垂柳、竹柳、刺槐、沙枣、樟子松、油松、桧柏、紫穗槐、金叶榆、红柳、榆叶梅、连翘、金银木等,新疆杨、河北杨、垂柳、竹柳、刺槐落叶乔木采用胸径4cm大苗,沙枣采用地径3cm苗木,樟子松、油松采用高2m苗木,桧柏采用高1.5m苗木,金叶榆采用胸径3cm、二年嫁接苗,紫穗槐、红柳为一年生扦插苗,低矮色带采用一年生苗木,花灌木采用8-10分枝苗木。
2、苗木来源
每年10月,通过公开招投标对所用苗木进行集中采购,苗木均选用本县苗木,招标苗木不足时,在中标企业中进行采购。
七、投资预算
1、估算依据:贺兰县2017年造林建设投资估算依据主要是根据近几年我区苗木招标价格、雇佣工工资和生产资料、水、电、燃油等现行价格为计算依据,估算范围为规划区范围内所需苗木、整地栽植及其灌溉设施配套、林木抚育管护工具及雇佣工等。投资定额由苗木费、整地费、栽植费、浇水费、材料费、抚育管护费、管护设施费和其它等费用组成。按三年养护期,不含土方工程及园林小品、园路、电力照明和灌概基础设施等其它建设项目。
2、投资估算:根据确定的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造林平均成本推算的投资定额计算,2018-2020年度造林建设总投资204301万元,新造林投资197796万元(其中苗木费22114万元、征地费74989万元、工程建设费60888万元、管护费39805万元),改造提升投资6505万元。。
八、实施步骤
为确保今春造林绿化各阶段、各环节工作顺利实施,全县造林绿化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规划设计阶段(1月底-2月底)。
组织县、乡镇技术人员提前做好造林工程的规划设计及造林地块的落实工作,确保造林绿化工作顺利进行。
(二)春季造林(3月1日-5月30日)
1、林地整治及苗木招标采购阶段
各乡镇场、实施单位按照规划设计要求,春季绿化主要实施道路绿化工程,于3月25日前完成林地整治等各项造林前准备工作,并对近3年新造林带进行除草、灌水。县采购中心、林业局等相关部门于3月25日前做好绿化工程招投标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
各乡镇场和绿化企业按照下达的造林任务于每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春季造林和补植工作,5月底前完成截杆、平茬、涂红刷白、灌水、除草等抚育管护工作。
(三)秋季造林(9月25日-11月25日)
1、林地整治及苗木招标采购阶段
各乡镇场、实施单位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秋季绿化主要实施农田林网建设,于10月25日前完成林地整治等各项造林前准备工作。县采购中心、林业局等相关部门于10月25日前做好苗木招标采购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
各乡镇场按照下达的造林任务于每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秋季造林和补植工作,同时完成截杆、平茬、涂红刷白、灌冻水等冬季抚育管护工作。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乡镇场、有关部门要把绿网建设和其它林业生产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分级负责,全面落实。成立由县委办、政府办、监察局、林业局等多部门组成的督导检查组,对春季造林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验收,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做到完成一块检查一块,合格一块验收一块,不合格的限期组织整改,直到合格为止。年底对造林绿化及苗木基地建设等林业生产工作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付补助资金。
(二)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全县绿网建设工作要围绕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为总目标,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县林业局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全县重点造林项目区,与各乡镇场及时对接沟通,实地落实造林区域和地点。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确定苗木品种、规格和数量,将任务落实到小斑地块,高标准编制造林作业设计方案。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在造林规划设计、林地整治、苗木选用、栽植标准等各环节严把关口,确保高水平规划,高标准栽植。
(三)加强管理,确保质量。一是做好苗木调配工作。由林业局按照苗木品种为各乡镇场提供苗木。苗木到达后,各乡镇场在接受苗木时要由苗木供应商、乡镇场主管林业工作领导和技术员、林业局包片领导和技术员共同按照苗木质量规格要求严格查验,并实行四方签字手续,一方不签字苗木不进场。二是认真做好林政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偷盗毁林、猎捕野生动物、纵火毁林等违法行为;在重点防火期,对金山林场等重点防火区域加大巡查力度,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进一步开展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巩固封山禁牧成果。三是进一步加强对护林员的管理,“三分栽七分管”,要强化护林员责任意识,将林木管护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四是继续做好林木病虫害防治的各项工作,有效防控有害生物入侵、发生和蔓延。五是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林下经济。重点围绕“四项制度一个体系”深化配套改革,虚化所有权,实化承包权,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试点,规范林木流转行为,理顺林木采伐管理机制,不断发展壮大林下经济的规模和效益。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使全市林业建设的新常态、新思路、新观念、新知识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认识和自觉实践;加强全民生态环境道德教育,争取各种有效形式,不断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绿色意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建立起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机制。
贺兰县林业局
2018年1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