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真实、可信,以科学的方法连续、长期、系统地收集病媒生物资料,对其进行分析、评估,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蚊密度监测
(一)监测生境的选择
城镇选择居民区、公园(含街心公园)、医院各不少于2处,农村选择民房和牲畜棚(牛棚、猪圈、羊圈、养殖场等)每个乡镇选一个监测点监测,每个村布诱蚊灯1盏。除牲畜棚外,其它均在外环境中进行。
(二)监测时间和方法
每月2次,相邻2次的测定时间间隔不少于10天。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日落前1小时接通电源,开启诱蚊灯诱捕蚊虫,直至次日日出后1小时。第二天将蚊盒取出,鉴别种类、性别并计数。
监测时间:2021年5-9月上旬、下旬
(三)蚊密度计算
蚊密度[只/(灯.夜)]=捕获雌蚊数(只)/布放灯数(灯)×诱蚊夜数(夜)
(四)统计分析
两次监测结束后,及时统计分析,并上报爱卫会及相关部门。必要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预测相关疾病的流行趋势。
(五)监测地点及责任人
布点类别 | 布点地点及负责人 | |
居民区 | 美茵湖城(花园社区) | 兰亭居(利民社区) |
医院 | 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花园社区) | 利民社区卫生服务站 |
公园 | 祥和家园绿化带 (金河社区) | 祥和家园绿化带 (金河社区) |
金贵 | 雄英村 | 汪帆 |
常信 | 新民村 | 赵芬 |
南梁 | 铁东村 | 周燕 |
洪广 | 洪西村 | 吴雅静 |
立岗 | 兰丰村 | 顾娟 |
二、蝇密度监测
(一)监测生境的选择
笼诱法选择农贸集市、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各不少于2处,各个监测地点相对固定。
(二)监测时间和方法
每月中旬监测1次,采用笼诱法。每处放1个诱蝇笼,上午9-10点之间布放,第二天9-10点收回,风雨天气(风力五级以上顺延)。
监测时间:2021年5-9月中旬
要求:每个诱蝇笼饵盘内放置50克红糖、50ml食醋、水50ml。诱饵盘与诱蝇笼下沿的间隙12 mm~20 mm,笼身底端离地面高度约10 cm~30 cm。监测点全部为室外环境。记录当天天气情况:气温、湿度、风力。
(三)蝇密度计算
成蝇密度(只/笼)=捕蝇总数/捕蝇笼数
(四)统计分析
监测结束后,各监测点及时将结果报至县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统计分析并上报爱卫办及相关部门。必要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预测相关疾病的流行趋势。
(五)监测地点及责任人
绿化带(2) 责任人:季小莉(疾控中心)
农贸市场(2) 责任人:戴建鹏(团结社区)
餐 厅(2) 责任人:杨名珍(如意湖社区)
居民区(2) 责任人:陈娟娟(太阳城社区)
三、蟑螂密度监测
(一)监测生境的选择
选择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餐饮环境、医院、居民区各不少于2处。
(二)监测时间和方法
单月监测1次,采用粘捕法。统一使用粘蟑纸,每处布放10张。市场和超市布放在食品加工销售柜台下,餐厅和宾馆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布放在病房,居民区放在厨房,晚放晨收。市场最好选连在一起的10间店铺,且有水源。
监测时间:2021年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中旬。
(三)蟑螂密度计算
蟑螂粘捕率=粘捕到的粘蟑纸数/有效粘蟑纸数×100%
蟑螂侵害率=监测到蟑螂的房间数/监测总房间数×100%
蟑螂密度(只/张)=捕获蟑螂总数(只)/有效粘蟑纸数(张)
蟑螂密度指数(只/间)=[监测到活蟑螂/卵鞘总数(只)]/[有活蟑螂/卵鞘房间数(间)]
监测结束后,各监测点及时将结果报至县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统计分析并上报爱卫办及相关部门。必要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预测相关疾病的流行趋势。
(四)监测地点及责任人
宾 馆 (2) 责任人:殷兴梅(居安社区)
市 场 (2) 责任人:戴建鹏(团结社区)
餐饮环境 (2) 责任人:苏 怡(马家寨社区)
医 院 (2) 责任人:杜晓燕(光明社区)
超 市 (2) 责任人:苏 真(友爱社区)
居民区 (2) 责任人:季小莉(疾控中心)
四、鼠密度监测
(一)监测生境的选择
夹夜法的监测设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建筑工地、屠宰、酿造等)、农村居民区3个类型的监测生境各1个。
(二)监测时间和方法
鼠密度监测为常年监测。采用夹夜法和粘鼠板法,夹夜法: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沿墙根均匀布放。外环境每5m布夹1只。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重点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种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农村居民区室内外均匀布放。粘鼠板法:布放时将粘鼠板展开,靠墙或鼠类经常活动、栖息的场所布放,不需要诱饵。应避免放置在阳光直射、淋水和地面潮湿的场所,并防止尘土等污物对粘鼠板的污染。单月室内外一次性布放300有效夹夜。鼠夹上夹有鼠头或大片鼠皮则定为捕到鼠,计为阳性。
注意事项:由于鼠密度监测的特殊性,为避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相邻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鼠夹,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0.25km。
监测时间:2021年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中旬。
(三)密度计算
1.夹夜法鼠密度以每百只鼠夹捕获数量,即捕获率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捕获率=捕鼠总数(只)/有效夹总数(只)×100%
有效夹数=布夹总数-无效夹数
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
2.粘鼠板法鼠密度以每百张粘鼠板捕获鼠数量,即捕获率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捕获率=捕鼠总数(只)/有效粘鼠板数(只)×100%
(四)统计分析
监测结束后,各监测点及时将结果报至县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统计分析并上报爱卫办及相关部门。必要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预测相关疾病的流行趋势。
(五)监测地点及责人
布点时间 | 布夹社区 | 布鼠夹地点及数量 |
1月份 | 马家寨社区 | 惠泽园(100)贺兰印象(70)艳芳手抓(30) |
3月份 | 如意湖社区 | 亲水嘉苑(100)龙祥源餐厅(50)餐厅(50) |
5月份 | 太阳城社区 | 太阳城C区(100)西北烙馍村(30) 屠宰场(70) |
7月份 | 居安社区 | 一品尚都(100)贺兰宾馆(80) 桃花牛火锅(20) |
9月份 | 友爱社区 | 安鑫花园(100)贺兰国际饭店(70) 银大湖城(30) |
11月份 | 光明社区 | 御景世家(100)中医院(50)养老院(50) |
农村自然村:联星村(1月份100夹)、金贵村(3、9月份100夹)、保南村(7、11月份100夹)、银光村(5月份100夹) |
五、数据收集、分析、反馈
(一)数据收集内容
1.成蚊诱蚊灯法监测记录表
2.成蚊监测汇总表
3.苍蝇监测记录表
4.苍蝇监测汇总表
5.蟑螂监测记录表
6.蟑螂监测汇总表
7.鼠密度监测记录表
8.鼠密度监测汇总表
(二)统计分析指标
1.初步监测的种类、构成比、各项密度指标;
2.年度的消长曲线;
(三)定期报告、反馈资料
1.每月监测结束后,将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录入数据库,以电子和书面的形式汇总、分析上报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将监测动态及时上报县爱卫办及相关部门。
五、保障措施
加强管理,建立病媒监测队伍,采取具体措施以保证专业队伍的稳定,提供必要的监测设备和工作、防护条件,使用好监测经费,促进病媒监测与疾病监测工作的有机结合,确保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顺利实施。
贺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1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