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体育中心,各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持续提升学校安全教育水平和中小学生(幼儿)安全素养,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宁教体卫〔2019〕66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落实日常安全教育工作
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依托宁夏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严格按照平台设计的课程计划,抓好课时、师资、质量的落实。要大力加强宁夏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的使用管理,各校(园)平台账号的开通率必须达到90%以上,各学校课时完成率必须达到95%以上。要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切实加强防溺水、防欺凌、防性侵、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食品卫生、防灾减灾、预防网络游戏沉迷等方面教育。要突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在节假日、寒暑假和开学后等重点时段和关键环节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广大学生(幼儿)安全防范意识。要丰富安全教育的多样性,把安全教育与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融合,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认真抓好安全教育落实,提升安全教育质量。
二、高度重视应急疏散演练
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和操作规程有关要求,做到中小学校每月、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对于在校生较多的城镇中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以及存在安全风险点的学校,要适当增加应急疏散演练次数。要认真修订应急预案,严格按预案开展演练,突出火灾、地震、校车安全事故等内容的演练;可结合演练内容,以组、班或年级为单位开展小规模应急演练。要加强对演练的过程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将演练情况记录到宁夏学校安全教育平台。要严格按要求组织演练,坚决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烟雾中毒等安全事故,确保应急疏散演练安全和效果。
三、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要围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2019年3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湖南卫视制作“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特别节目,将在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播出,各校(园)可结合节目内容开展安全教育。要协调配合当地公安、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和单位广泛开展法治知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进校园和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宣传氛围。要进一步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未经县委、县政府和教体局许可,严禁各类活动进校园,严禁在允许的活动中发布、夹带商业广告。
四、科学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要深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情况。重点关注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加强教育引导,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游戏,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要重点加强管理工作,建设校园绿色网络,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素养。
五、坚决防止宗教向学校渗透
要加大国家宗教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防范宗教向学校渗透的意识和能力。深入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和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进一步强化家校协同
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建立周末和节假日安全提醒制度,确保周末、节假日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安全提醒,让家长切实承担起学生脱离学校监管后的看护责任,共同构筑起安全防线,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要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照顾,确保留守儿童人身安全。要强化对家长预防学生溺水和预防学生网络沉迷的提醒,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部署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务于2019年4月4日前做好《关于预防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一封信》《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附件1-2)的复印发放、回执(附件3)回收保管工作,做到全覆盖,不遗漏一个学生;要结合实际,通过校门外张贴、电子屏显示以及让学生给家长阅读《一封信》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及家长加深对《一封信》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切实增强防范意识。
附件:1.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一封信
2.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
3.家长回执
贺兰县教育体育局
2019年3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