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部门直属机构信息公开目录>贺兰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信息公开目录>部门文件

关于印发《贺兰县2022年关于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分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 号 贺乡振领发〔2022〕1号 发布日期 2022-03-30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贺兰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所属分类 部门文件 效力状态 有效
责任部门 贺兰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贺兰县2022年关于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分工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贺兰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

                                                                        2022年3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贺兰县2022年关于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分工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自治区、银川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认真抓好目标、政策、力量、工作“四个衔接”,健全监测、帮扶、责任、考核“四项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自治区、银川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认真抓好目标、政策、力量、工作“四个衔接”,健全监测、帮扶、责任、考核“四项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供务工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以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为保障,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细,确保2022年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11%,“十四五”期间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县农村居民平均水平,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水平、乡村振兴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二、任务分工

1.县委办、政府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精神。压实县委、县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主体责任,发挥好“一线指挥部”作用,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政府专题会,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论述,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区市各级相关会议精神,每月至少专题研究1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定期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县委书记年内遍访欣荣村、广荣村、隆源村脱贫村,分管乡村振兴及“两不愁三保障”行业部门的政府领导每季度至少研究1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帮扶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发挥监督作用,定期针对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议定事项下发督办台账,着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2.县纪委: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健全完善监督工作机制,紧盯“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紧盯脱贫村、移民村重点地区,紧盯“四个不摘”政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等重点举措,紧盯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项目资金,加强政治监督,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查违纪违法案件,有力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3.县委组织部:统筹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巩固深化“三大三强”行动和“两个带头人”工程,推进“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加大驻村干部培训、管理、考核、监督力度,每季度召开1次专题工作会议或座谈会,年内至少组织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干部接受1次轮训。强化党的领导地位,发挥乡镇党委领导作用,建强村级党组织,改善基层公共服务,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引领能力、乡镇管理服务能力、乡村依法治理能力、村级组织自治能力,2022年底,75%以上的移民村创建为三星级以上党组织。

3.县委宣传部:持续巩固乡村文明建设成果。树立现代乡村文明新风,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实文明实践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深入开展网络公益和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注重发现典型、树立典型,深入报道先进事迹,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四查四补”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风文明建设专题会,补齐乡风文明建设短板弱项。2022年,开展“书香贺兰·全民阅读”活动,举办“美丽乡村·文化大集”、送戏下乡、广场文化演出等50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移风易俗。

4.县委统战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交流活动,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实现以乡村振兴促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助乡村振兴的良好发展态势。加强乡村宗教治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2022年,至少创建1个民族团结进步移民村。

5.县委政法委:推动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将法治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建立司法行政、信访、法院、公安等部门多级联动机制,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打造平安乡村,全县所有乡镇场(街道)、村(社区)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平安村(社区)”“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和村级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健全完善矛盾纠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乡村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加大城乡结合部、农村公共区域等视频监控建设力度,消除监控盲点,将视频监控建设应用于维护乡村社会稳定、治理农村突出治安问题等领域,提升乡村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6.团县委:在扶智和扶志上引领青少年思想,引导青少年树牢“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激发内生动力。面向“三留守”群体开展帮扶活动,推广尊老敬老活动,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志愿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和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实施希望工程、“四点半课堂”,开展大学生创业、青年职工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落实防返贫协同监测预警、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机制,负责困难家庭大学生补助发放。

7.农业农村局:持续夯实移民地区产业基础,围绕“8+1”特色产业布局,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特”,每个移民村至少培育1-2个主导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水平,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提升移民地区农产品附加值。强化联农带农机制,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广“订单收购+收益分配”“土地流转+务工就业” “农民入股 +收益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在设施农业、特色种养业、光伏、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中获得收益,深化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庭院、“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移民村村组道路、田间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立移民村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清洁管护机制。做好农村居民收入监测工作。开展户籍迁转后的劳务移民,原籍承包经营土地确权登记及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全面培养农村生产型人才,培养当地产业发展急需的种养殖、加工能手,组织专家、农技人员开展田间示范,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按照职责落实筛查预警责任,每月开展一次信息共享比对,每季度召开一次因产业项目失败返贫致贫风险研判会,拓宽产业增收渠道。2022年底,实现移民村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移民群众40%以上的收入来自发展特色产业,经营性收入占比达到15%以上;培育自治区级农民示范合作社1家,三星级示范合作社1家;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以上的移民村达到40%以上;移民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9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7%。

8.教育体育局:巩固拓展义务教育阶段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学生控辍保学成果、移民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成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依托常态化“四查四补”,统筹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做好控辍保学,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加强留守儿童关爱确保不辍学。严防辍学新增反弹情况,做好因学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预警工作,每学期筛查反馈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情况。精准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实施农村小学集中供餐和校车接送政府购买服务,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加大移民聚集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提高普通高中育人质量,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改善移民村乡村教育条件(乡镇寄宿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巩固移民村九年义务教育达标成果,建立移民村各学段学生花名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完善教育配套设施,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情况。按照职责落实筛查预警责任,每月开展一次信息共享比对,每季度召开一次因学返贫致贫风险研判会,落实教育帮扶措施。

9.医疗保障局: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返贫长效机制,优化调整脱贫人口医疗救助资助参保政策。做好农村已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参保工作,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常态化综合保障。落实移民村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推进防返贫协同监测预警工作,落实慢病门诊报销政策,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常态化综合保障情况。开展移民村大病重病慢病合规费用报销工作。按照职责落实筛查预警责任,每月开展一次信息共享比对,每季度召开一次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研判会,强化健康帮扶措施。

10.卫生健康局:统筹推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继续实施疾病分类救治,完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健全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健康帮扶机制。以“四查四补”问题为发力点,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升级提质,补齐移民安置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短板,强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加快移民安置区“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加强移民安置区重大疾病综合防控,实施重点人群健康改善行动,持续开展健康促进行动,推进移民安置区爱国卫生日和村庄清洁行动。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相关工作。落实健康帮扶政策,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域内农村群众重病大病慢性病就诊率达90%以上,慢性病签约服务达100%。

11.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健全农村安全住房动态监测机制,保障农村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定期组织摸排全县农村地区居民(包括自发移民)住房安全达标情况,特别是受洪涝和地质灾害等新发生的住房安全问题,及时摸排、及时鉴定,C类、D类住房及时解决或纳入灾后加固、重建等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宜居农房改造,强化改造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提升农房建设品质。制定并落实危房改造补助发放、自筹负担和拆除旧房等政策规定。按照职责落实筛查预警责任,每月开展一次信息共享比对,每季度召开一次因住房安全返贫致贫风险研判会,多渠道解决农村住房问题。

12.水务局:巩固农村安全饮水成果,健全饮水设施运行管护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全面推广“互联网+城乡供水”,巩固提升农村人饮安全水平。加强移民安置区重点骨干供水工程和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集中供水率和供水保证率。实施水旱灾害防御工程。强化移民安置区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移民村饮水安全、农村饮水管网运行管护工作,巩固农村水质达标率。推进农村自来水入户、水质安全检测,按照宁夏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建立饮水安全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水量和取水方便程度农村饮水管网运行管护情况资料台账。按照职责落实筛查预警责任,每月开展一次信息共享比对,每季度召开一次因饮水安全返贫致贫风险研判会,持续监测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用水状况。

1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做好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发展就业帮扶载体,建立就业信息台账,鼓励返乡创业,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增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建立完善职业指导、分类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协同联动服务体系,做到移民群众应培尽培、能培尽培。完善困难群体社会保险帮扶政策,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分培训类别、按就业地点分别建立移民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补贴政策落实和资金兑付档案资料。管理搬迁群众就业服务专班,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安置区就业信息台账、信息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移民家庭至少1人就业。开展公益性岗位开发、运行、管理。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参加和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掌握就业帮扶车间建设运营和带动就业情况。按照职责落实筛查预警责任,每月开展一次信息共享比对,每季度召开一次因务工不稳定返贫致贫风险研判会,针对性开展就业帮扶。2022年,完成3905人脱贫人口和易地搬迁519人稳岗就业目标任务,开展移民群众技能培训200人次

14.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统筹推进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性文件。准确把握中央、自治区、银川市乡村振兴系统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并部署安排相关工作。大力实施全县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统筹负责全县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每月开展一次“三类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信息推送,建立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和巩固脱贫成效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通报、研判风险隐患,协同相关行业部门解决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短板弱项。统筹安排各级资金分配,加大乡村振兴产业扶持力度,优化移民聚集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规范扶贫资产管理,统筹项目库档案编报。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深入推进全县帮扶工作。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培训。牵头开展年度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规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管理,完成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700万元任务。2022年,至少创建1个银川市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示范村。

15.民政局:持续巩固兜底保障成效,定期筛查反馈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支出型困难人口等低收入人口信息。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推进低保分类保障措施落实,完善养老保障和儿童关爱服务。持续优化整合网格资源,打造高标准、高效能、常态化、长效化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落实残疾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两项补贴”政策。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建立移民村农村低保人群花名册及政策落实台账。建立移民村孤儿等特殊困难人员花名册。动员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每月开展一次低保边缘户的信息推送,每季度召开风险研判会,对因遭遇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存在易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人员,及时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16.财政局:保持巩固脱贫成果资金(含闽宁协作资金)投入力度总体稳定,规范资金分配。强化乡村振兴资金监管情况,定期督查审计发现乡村振兴资金使用问题整改情况。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持续规范管理使用衔接资金,严格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各项政策,做好金融帮扶工作。加强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组织开展消费帮扶工作,引导各级预算单位预留一定比例食堂食材份额采购脱贫地区农产品。整理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政策、资金支持、资金兑付台账。

17.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加大消费帮扶力度。补齐移民安置区商务服务短板,统筹推进移民安置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多渠道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冷链物流和蔬菜集配中心,推动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农村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健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统筹推进移民安置区发展电子商务,持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培育发展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5%以上。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

18.残联:健全因残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实施残疾人兜底保障水平提升行动,健全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和福利机制,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险保障。因残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合理提高补贴标准,并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好兜底保障。实施残疾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残疾人精准就业提升行动,加大产业、就业、创业精准帮扶力度,巩固和提升残疾人家庭自主致富能力。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

19.妇联:开展移民村妇女教育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开展农村妇女创业担保贷款,帮助妇女创业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

20.文化旅游广电局:因地制宜促进乡村特色文旅产业发展,加大乡村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力度,打造独特文化魅力的农业特色小镇和特色公园,提供更多创业机会、就业岗位。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利用文化长廊、休闲亭、宣传栏等广泛宣传。进一步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

21.发改局:统筹实施“四大提升行动”。立足县情及产业发展特点,做好涉农乡村振兴项目的谋划、批复和备案工作,保障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集中支持谋划建设一批水利、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支持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范围和建设领域。核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规定落实情况,掌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际入住以及后续发展情况。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

22.科技局:围绕我县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产业,选派科技特派员和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实现9个移民村(社区)科技服务全覆盖,加强新型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

23.公安局: 推进“八五”普法、平安村(社区)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工作。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进农村治安平稳,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推进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升级。完善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的户籍配套政策。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配合做好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信息数据共享比对。

24.司法局:增强基层依法办事能力,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以党建为引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深化“互联网+”调解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和农村低收入人口法律援助工作。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提升乡村法治水平,2022年协助乡镇创建法治示范乡镇1个、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

25.自然资源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强化移民安置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做好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支持移民安置区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强化移民安置区林业科技服务。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配合做好防止返贫监测与数据信息共享。2022年完成9个移民村和立岗镇插花移民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提升发展方案)的编制。

26.交通运输局:加快推进移民聚集区外通内联、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加快完善移民安置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农村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健全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提升农村地区出行条件,实现9个移民村和立岗镇插花移民村通客车、通硬化路达到100%。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

27.应急管理局: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火灾等监测预警排查,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应急救助工作。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

28.市场监管局:支持移民聚集区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推动消费帮扶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参与市场竞争。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配合做好防止返贫监测与数据信息共享。

29.信访局:及时受理群众关于防返贫监测帮扶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关注防返贫监测帮扶舆情,配合做好防返贫监测工作。

30.工商联:组织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民营企业与移民重点帮扶村(社区)结对共建,推进帮扶村产业发展、务工就业等。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

31.供销社:发挥供销社系统网络布局优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加快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推进“数字供销”建设,开展网上营销,提升移民聚集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

32.各乡镇场:聚焦自治区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目标要求、重点任务、重大项目,继续推行“一村一班子、一村一方案、一村一清单、一户一底册、一事一办法”工作机制,落实规划、产业、任务、示范、联系、考核“六到村”要求。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就业、社会保障、文明实践、基层治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建设、文明创建、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方面开展工作,完善“一户一策”及自主迁徙居民“一户一档”。统筹整理本乡镇村情简介(包括行政村户数、人数及低保户数、特困供养户数、易地搬迁户数等信息和产业、就业、社会融入方面的成效典型经验)。建立本乡镇各村“三类人群”监测、动态帮扶、风险消除档案。建立本乡镇各村低保、残疾、高龄、孤儿、大病等特殊人群政策落实台账。健全本乡镇就业信息台账,能够做到人员底数清、掌握技能清、就业意愿清、培训意向清。积极吸纳村民参与本乡镇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对确实难以就业的移民群众,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村内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建立本乡镇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带动农户发展致富档案资料。定期督查本乡镇乡村振兴帮扶车间建设运营情况。定期督查本乡镇农户家中明白卡、帮扶手册、土地确权证书、安全住房鉴定表、水质鉴定报告等证件资料是否齐全。开展项目库档案编报。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部门联动。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领域宽泛、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涉及全县多个部门的多项业务、社会工作的多个领域,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组织协调,加强横向、纵向协调联动,主动认领工作任务,构建全县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二)紧盯责任落实。在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要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切实推动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落地落实。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切实扛起责任。各成员单位要指定一名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确保工作落实落细、取得实效。

(三)严格督导问责。严格执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要双月开展1次督查工作,督查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开展中存在推动乏力、效果不显著、合力不突出的部门、乡镇进行通报,对工作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