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月基本情况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贺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12315、12345、办公电话、微博、信函等途径共受理各类消费者投诉举报780件(其中投诉683件,举报72件,咨询建议求助23件,表扬0件),较上月增加8件,2024年6月共受理639件,同比上涨14.20%。已办结697件,办结率87.56%,书信38件,微博0件。
从投诉举报受理渠道来看,全国12345智慧银川平台受理582件;全国12315平台受理160件;信访与举报信受理38件,微博、抖音平台受理0件,诉转案2件,涉及产品质量,2025年截至6月份诉转案累计共15件。
网监股受理45件,办结45件,办结率100%;分派德胜所受理352件,办结276件,办结率78.41%;分派习岗所受理334件,办结330件,办结率98.80%;分派金贵所受理10件,办结8件,办结率80.00%;分派暖泉所受理17件,办结17件,办结率100%;分派立岗所受理22件,办结21件,办结率95.45%。
二、特点分析
(一)本月有关食品类投诉共受理105件,食品餐饮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主要投诉的问题有:一是购买到过期或者变质的食品;二是在店内就餐或者网络平台点餐时,发现食物不洁或者混有异物;三是餐饮场所卫生条件差、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四是购买的预包装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
(二)本月有关汽车类投诉共受理73件,主要涉及汽车售后和汽车质量、不履行国家规定的三包义务、不履行消费承诺、经营者发生变动后消费者“三包”权益无法保证、维修质量差、汽车欺骗消费,虚假宣传等问题。
(三)本月有关其他商品及服务类投诉共受理286件。主要包括商品价格过高、商家欺骗消费、隐瞒产品质量问题、推脱不履行售后服务、停车场收费不合理、电梯故障等问题。
(四)共收到校园餐投诉1件,投诉景博中学食物中出现异物;电动车充电桩收费不合理6件;计量不准确1件,投诉羊肉店计量秤不准确;老年人保健品1件,投诉推销保健品不合理。
(五)本月共收到投诉举报信32件,办结29件,较上年同期(2024年6月共收到投诉举报信43件)同比下降25.58%。投诉内容为食品执行标准违反相关法律规定,食品包装违反《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11》,伪造商品条码、食品包装内存在异物、腐烂变质等。
三、典型案例
案例(一)
诉求人反映购买手表指针不转,联系商家,商家告知不退不换,诉求人要求全额退款。贺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习岗所执法人员现场核查调解,商家为诉求人调换低价位款式手表1只,并向诉求人退还差价2000元。
案例(二)
诉求人购买6个床头柜,并提前支付四个床头柜的费用1200元,四个床头柜到货后存在异味,且静置后异味依旧无法消散,要求退掉全部的床头柜。贺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德胜所执法人员经调解,被诉方同意为诉求人退货退款,但需要扣除一定运费,诉求人表示同意,目前货款已退。
四、消费提示
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消费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警惕线下部分商家以“免费送鸡蛋”“社区义诊”“老年福利会”等线下活动为诱饵,吸引老年人添加微信、加入微信群,随后在直播间通过“伪科学养生课”“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形式,夸大产品“治疗高血压”“抗癌防癌”等功效,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心理,诱导购买价格虚高的“神药”“神品”。
(二)警惕话术诱导,以“亲情关怀”“健康咨询”“专家讲座”等名义,违规使用“包治百病”“根治慢性病”“替代药物治疗”等用语,或通过宣称“专家推荐”“祖传秘方”“老干部专用”等进行虚假权威背书,利用“限时秒杀”“最后优惠”制造消费焦虑,或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欺骗消费者。
(三)警惕资质信息盲区,购买产品前应查验直播间是否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核查保健食品是否标注“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核查药品是否具备“国药准字”批号。
(四)选择正规平台进行消费,交易时注意保存直播录屏、商品链接、支付凭证、客服聊天记录等信息,要求开具正规发票或者收据。签收易碎、贵重物品时,需当场查验外观及基本功能,必要时全程录像。
(五)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保健食品仅具调节机体功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身体不适请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勿因轻信直播宣传延误治疗。如果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及时通过平台维权通道发起售后申请;如果遭遇虚假宣传或消费欺诈,可拨打1234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对于金额较大、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交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