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部门直属机构信息公开目录>贺兰县司法局>信息公开目录>工作总结

贺兰县司法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11640122010103572R/2024-00256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4-08-06
发布机构 贺兰县司法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工作总结
关 键 词 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贺兰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县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司法厅、银川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1234”工作思路锚定“四个聚焦”,认真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持续开展“政法在干”三年行动,以高质量法治建设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党的建设,着力提升政法工作质效。一是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各项规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县委、县委政法委报告制度,上半年共向县委、县委政法委报告重大事项15项。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武装。将《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纳入干部晨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党员大会学习内容,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使内容熟记于心、内化于行。三是压实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区市县党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将政法会议安排部署落实到业务工作各个环节,牵头抓总平安建设工作,抓实抓细人民调解、司法所建设、安置帮教等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推进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推动各项任务高效完成。

(二)聚焦队伍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政法铁军。一是突出思想引领“指引线”以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各类理论学习52场次,交流研讨12场次,通过理论学习把稳思想之舵,厚植信心之基。二是强化党建引领“核心线”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印发《贺兰县司法局党支部“党建领航 法润万家”党建品牌创建方案》,组织19名党员干部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社区矫正帮扶等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群众。三是绷紧从严律己“警戒线”,压实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监狱、旁听庭审等接受警示教育。狠抓“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多举措纠治“四风”顽瘴痼疾,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

(三)聚焦统筹协调,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一是锚定目标法治政府建设出实效。认真贯彻落实全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会会议精神,围绕短板类、提升类、巩固类“3类指标”对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评估,针对性制定工作举措,有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二是完善机制规范执法度量衡。制发《贺兰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扎实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查评估,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全县共有717名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三是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质效持续提升。制发《贺兰县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行政复议法的实施方案》,设立“1+3+7”行政复议咨询点,拓宽复议渠道。推行行政复议审理“1+1+N”模式,严把办案人员和分管领导全面审查第一关,政府法律顾问咨询第一关,充分发挥咨询会、协调会、听证会等N种审理方式作用,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上半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42件,办结32件,其中维持16件,驳回2件,确认违法5件,撤销2件,调解和解后终止审理7件,行政复议直接纠错率为24.14%。四是扎实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落实执法监督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工作要求,申请启用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办公室印章。制发《贺兰县涉企行政执法监督任务清单》,统一公示全县34家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问题投诉举报渠道,对已办结的1165本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全面梳理信访、投诉和新闻舆论稿件64件,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建立联系企业制度,组织各执法单位走访对口企业337次,收集企业意见建议17条。五是全面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制定《关于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的实施方案》,积极承办涉府诉讼案件,建立公开通报和败诉约谈机制,组织开展行政应诉专题培训班,全面深入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制度,确保县政府行政诉讼案件出庭应诉率达到100%。上半年以来,承办县政府为被告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45件,二审行政诉讼案件50件,再审行政诉讼案件4件,民事案件2件,共计101件。六是强化府院联动推动争议化解。对于牵涉人员众多或因土地征补、强拆等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重大、复杂行政诉讼案件,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在案件受理后、开庭前等重要时间节点主动与法院沟通,推动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及时化解。今年以来,接收行政争议协调化解案件7件,调处成功2件,正在化解3件。

(四)聚焦服务大局,全面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一是提升特色法治文化品牌建设。全面提档升级宁夏黄河法治文化带主题公园暨“法治护航 乡村振兴”稻渔空间法治文化阵地,全力打造星光村法治文化阵地,以“五个一”为核心,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打造“泥哇呜”“非遗+法治”“雕塑+法治”特色文化作品,开展法治文化作品书画展等系列活动12场次。持续深化“法治云”平台,优化“1135+N”普法新模式,打造《法治讲堂》《法治大集》、普法三句半等5档特色法治节目11期,有效拓宽群众学法渠道。二是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成功打造贺兰县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站,运行以来解答法律咨询28人次,代书5件,为周边企业及职工提供针对性、精准的法律服务。开展“法援惠民生”普法宣传活动26场次,调整法律援助律师名优库,指派法律援助案件289件(其中代书124件),解答各类法律咨询1772人,切实做好法律援助“应援尽援”。三是持续推进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工程。印发《贺兰县“法援惠民生”任务分工清单》的通知,将特殊困难群众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开通绿色通道,上半年共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57件,办理“上门服务+申请即办”5件。四是强化律师队伍管理。印发《贺兰县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积极探索“党建+所建”融合交流互动模式,开展实习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活动,充分发挥律师队伍专业优势,以主题党日为载体,开展各项公益普法活动22场次。组织召开法律援助培训班,开展律师事务所年度考核检查16场次。进一步统筹村(居)法律顾问,切实发挥好律师专业优势作用,助力基层法治建设,“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五)聚焦重点领域,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一是强化重点人群管控。全面推行“5+1”教育矫正模式,采取“人防+技防”方式,对163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规范管理。探索成立城关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室,实现人员力量整合,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充分发挥安置帮教基地作用,创新“六到位”服务模式,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次,累计推荐园区就业45人次,实现人员对接“零缝隙”、安置帮教“零时差”。二是打造“塞上枫桥”贺兰品牌开展人民调解质效提升专项行动,规范化建设7个“塞上枫桥”调解室,建立6个心理疏导调解室,推动“事心双调”机制落实。上半年,共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1988次,受理矛盾纠纷771件,化解矛盾纠纷769件,调解成功率99.7%,未发生防止群体性上访、“民转刑”案件。三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印发司法行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上半年以来对办公场所开展风险隐患摸排12次,对辖区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次,召开安全生产会1次,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不均衡,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特色法治文化品牌不突出,有待进一步创新探索,扩大法治文化影响力。三是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援助等工作结合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质效不强。四是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化水平还不高,专业能力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深耕细作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工程及“八大行动(2024年)”,注重工作经验总结、亮点提炼,辐射带动全县法治政府建设提速升级。二是全面提升行政复议质量。推进行政复议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发挥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或听证会作用,提升案件审理质量。加强行政复议决定跟踪督办、通报、考核力度。三是深化特色法治文化品牌。有效发挥“法治护航 乡村振兴”稻渔空间、星光村法治文化阵地作用,全面深化“泥哇呜”“非遗+法治”“雕塑+法治”特色法治文化力度,努力创作出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吸引力的法治文化作品。三是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构建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以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为指引,全面推进“菜单式”“订单式”法律服务模式,切实打通“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四是有效凝聚社区矫正工作合力。积极探索信息系统与协同办案平台深度对接融合,组织各成员单位高效配合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开展岗位大练兵、互观互摩等活动,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