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县房地产市场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商品房销售增速趋缓,商品房库存逐步减少,去库存稳步推进。
一、房地产运行特点
1、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1-12月份,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6.25亿元,同比增长23.6%,增速同比增长25.1个百分点。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用途来看,全县住宅投资完成28.35亿元,同比增长1.6%;办公楼完成投资1.52亿元,同比下降53.4%;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10.22亿元,同比增长147.8%;其他完成投资6.16亿元,同比增长187.5%。
2、房屋施工面积小幅下降。今年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为57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06.1万平方米,占全县施工面积总额71.2%,同比下降6.2%;办公楼施工面积38.8万平方米,占全县施工面积总额6.8%,同比下降10.6%;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78.2万平方米,占全县施工面积总额13.7%,同比增长13.1%;其他施工面积47.5万平方米,占全县施工面积总额8.3%,同比增长12.3%。
3、商品房住宅销售支撑作用明显。今年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93.7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为46.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36.5%。住宅类销售支撑作用明显,住宅销售面积为79.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占全部商品房销售的85.2%,住宅销售额为36.9亿元;办公楼销售面积4.32万平方米,销售额为3.36亿元;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为2.9万平方米,销售额为5.45亿元;其他销售面积为2.63万平方米,销售额为0.66亿元。今年以来,购房者更青睐于140平方米以上住宅,90平方米及以下户型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9.7%、144平米以上户型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2.5%。
4、商品房待售面积逐步减少。全县房地产市场整体发展较为平稳,商品房住宅去库存效果显著,商品房库存规模逐步减少,开发企业去库存压力有所减轻。截止12月末,全县商品房待售面积117.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7%,比上年末减少9.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为6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6%,比上年末减少20.4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1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44%;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为23.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3%;其他待售面积1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5%。
二、房地产运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土地市场供应收紧。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拿地难,具体原因如下:一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土地被大规模占用开发,导致现存土地资源稀缺;二是外来人口涌入增加,企业市场预期较高,参与本县土地竞拍积极性增加,导致土地市场竞争激烈,土地成交溢价率高;三是土地市场政策持续收紧,出让附加条件多,增加了企业拿地难度,部分房企不得不通过并购方式增加土地储备。
二是企业到位资金趋紧。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2017年到位资金23.9亿元,其中:自筹资金占比25.5%、国内贷款占比13.8%、以个人按揭、定金及预收款为主的其他资金占到位资金比重为60.7%。一方面,房地产开发贷款审批尺度趋严,发放时间延长,致使资金实际到位周期拉长,融资成本大幅提升,造成融资难;另一方面,房屋销售个人按揭贷款政策收紧,发放时间较去年有所延长,导致企业销售回款速度减缓,资金周转压力变大。
三是企业去库存压力犹在。今年以来全县商品房待售面积在全县去库存、拆迁安置等政策的影响下略有下降,但待售量依然高,库存压力犹在。房地产市场对待售房屋,尤其是商业营业用房的消化能力较弱。若无有力的销售支持,在竣工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企业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庞大的待售面积既影响了开发商的资金周转,又造成房屋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对促进全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
1、因城施策去库存,推进房地产供给侧改革。房地产市场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在市场持续分化下,调控政策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紧紧围绕中央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鼓励房地产企业提升设计和质量水平,打造绿色、宜居、智能建筑,以建筑品质占领市场;且注重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并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产品的吸引力,满足居住者出行、就医、入学、购物和娱乐等多层次需求。
2、盘活存量房,加快企业资金周转。从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实际出发,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准确把握面临的调控政策、现实状况和市场走向,积极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加大宣传力度,分类施策化解房地产风险和存量房产,对库存量较大的楼盘项目和区域,在交通、教育、医疗、生活等配套设施方面进行完善优化,提高楼盘竞争力,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3、全力做好资金保障。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就是企业的生命,无论是土地的购买还是项目的开发都离不开高额资金的支持,自有资金少、负债率高、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全县各房地产开发企业。“既要防止大起也要防止大落”。短期内要通过金融、信贷、税收、土地乃至行政手段来维持稳定,调节市场预期,但中长期必须建立可靠的长效机制来保障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