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地产运行特点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缓。据统计,一季度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18亿元,同比增长34.6%,较去年同期下降21.7个百分点。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用途来看,全县住宅投资完成1.73亿元,同比增长11.9%;办公楼完成投资0.1亿元,同比下降46.6%;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0.6亿元,同比增长53.4%;其他完成投资0.75亿元,同比增长196.6 %。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趋缓的原因是:一是没有新建的房地产项目,二是在库续建结转项目中投资已经完成或接近尾声的项目占三分之一。一季度全县在库房地产开发项目共90个,其中:续建项目23个,投资已经完成或接近尾声的项目62个,剩余5个项目资金链断裂,企业暂时无法继续投资。
2、房屋施工面积下降明显。一季度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为38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8%,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7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办公楼施工面积2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2%;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4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3%;其他施工面积4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9%。
3、商品房销售面积减少,销售均价大幅提升。一季度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5%,较去年同期下降9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为8亿元,同比增长15.4%,较去年同期下降68.4个百分点。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每平方米4913元,比上年同期提高1145平方米,同比增长30.4%。由于2017年一季度政府回购祥和家苑小区6.7万平方米商品房,用于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房,致使去年同期销售面积增速达83.8%。一季度住宅销售面积为1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4%,占全部商品房销售的87.7%;办公楼销售面积0.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为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1.8%;其他销售面积为0.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5%。
4、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幅收窄,库存压力不容小觑。一季度全县商品房待售面积为11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较去年同期收窄2.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待售面积为68.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5%;办公楼待售面积1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39%;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为2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7%;其他待售面积9.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按去年全年12个月的销售情况来测算,本年一季度的待售面积去库存化周期约为15个月,随着御景半岛小区、金溪里、海亮滨河壹号、鑫祥虹桥御景、苏荷阳光等大项目竣工,去库存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二、房地产运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从供给侧角度看,土地供给规划也要与时俱进。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用房出现阶段性的饱和,而公益性的需求如幼儿园、健身场地偏少,现在的规划还按原有比例进行规划,将产生结构性的过剩,规划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从需求侧角度看,商业营业用房的税费比住宅要高,抑制了商业地产的流通。
二是去库存压力犹在。在政府提出“房住不炒”已成共识的大环境下,百姓刚需住房消费懈怠,待售仍在高位,加之企业融资难、银行信贷政策收紧,且房地产行业产业链较长,致使房地产企业短期开发信心不足。随着大量的库存存在,尤其是商业营业用房较弱的消化能力,必定会阻碍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
三、对促进全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关系到财政收入增加,对拉动我县经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发展我县房地产市场,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正确认识房子的属性,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应牢牢把握房地产的居住定位,做好棚户区改造,加大面向中低收入人群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力度,确保中低收入人群住有所居。
(二)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加强房地产市场管控,做好市场引导,规范销售,采取差别化住房税收和信贷政策措施,保持房价稳定。在规划指引上,结合经济发展水平、民众收入状况及人口增长趋势,合理调整城市供地数量和类型,确保房地产开发规模、速度与城市增长规模、居民收入和人口增长相适应,消除房价大幅波动现象。
(三)增加高端精品房比例,加大生态住宅推介力度。鼓励和引导开发企业充分利用我县生态环境以及交通区位、政策支持、健康休闲等优势,突出生态、健康、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健康养老等高端房地产企业。探索建设住宅新模式,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扩大有效需求。
(四)促进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培育和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调整经营模式,将非住宅类滞销房转化为自持物业对外出租,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库存房源发展旅游、养老、医疗、创业等跨界地产。鼓励各类机构投资者组通过长期租赁或购买库存商品房,开展规模化、专业化的租赁经营。鼓励库存压力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调整营销策略,通过规模化租赁、先租后售、共有产权等模式运营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