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稳经济、促增长”政策措施,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信心,全力以赴稳住了消费基本盘。
一、总体情况
2022年,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61亿元,同比增长0.3%,总量位列全区、银川市县(区)第三位,沿黄六县(市)第一位,分别占全区、银川市的10.7%和18.1%;增速位列银川市县(区)第三位,沿黄六县(市)第一位。其中: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17亿元,同比增长1.1%;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2.78亿元,同比增长0.3%;住宿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0.41亿元,同比下降7.3%;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25亿元,同比下降1.1%。
二、运行特点
(一)城镇消费贡献突出。2022年,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7.85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6.0%,同比增长1.1%,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个百分点;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76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同比下降15.7%,下拉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0.8个百分点。
(二)限上零售仍占主导地位。2022年,限额以上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3.60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2.1%,同比增长8.2%,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0.01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9%,同比下降15.7%,下拉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5.4个百分点。
(三)商品零售好于餐饮收入。2022年,商品类实现零售额134.95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0%,同比增长0.4%;实现餐饮收入8.66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同比下降1.4%,商品零售增速快于餐饮收入1.8个百分点。
(四)石油类消费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由于成品油价格上涨等原因,对石油类消费正向拉动明显,成为影响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县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2.88亿元,同比增长30.0%,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问题
(一)限上消费品市场结构不均衡。2022年,限额以上汽车、石油类商品共实现零售额96.85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93.5%,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依然呈现商品结构单一,以汽车、石油类商品为主导的局面。其中,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3.97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61.7%,同比增长0.3%,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只有0.1个百分点,对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减弱。2022年年度入库的21家企业中,近九成为汽车企业,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领域仍未有企业入库,培育力度严重不足,从长期来看,较为单一的消费结构,不利于消费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住宿及餐饮行业消费增长乏力。受疫情影响,全县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8.9%,占行业总额的2.2%;限额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0.5%,占行业总额的97.8%,住宿餐饮业发展主要靠限下, 限上发展乏力。虽然年度新增4家餐饮大个体,但其规模小,对限上住宿餐饮行业的拉动不大,限额以上住宿餐饮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三)乡村消费市场释放不足。乡村消费品市场受流通体系薄弱、消费群体较为单一及消费设施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发展活力较小。全年,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76亿元,同比下降15.7%,低于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8个百分点,下拉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0.8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市场释放不够,消费活力不强,且拉动力不足,乡村的消费潜力仍需开发和挖掘。
(四)消费外溢现象依然突出。受电子商务、区域位置等因素影响,居民到县外消费的情况不断增加,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导致相当一部分消费需求被严重分流,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我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大部分人群选择去邻近的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零售及餐饮行业的消费。
(五)居民消费信心有待持续激发。从消费角度看,因疫情影响,经济的不确定性,居民消费欲望不强,储蓄意愿上升,虽然在各种促消费政策的刺激下,对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汽车类等大宗商品累计实现增长。居民对非必需品的消费将更加谨慎,后期将对消费品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限上单位的培育力度,优化消费市场结构。针对全县消费市场对汽车、石油商品依赖程度高的现状,在进一步壮大现有企业规模的同时,积极加大对全县消费行业的摸排力度,扩大行业、企业和大个体覆盖范围,不断改善我县当前限上市场结构单一问题。另外不断推动消费模式改革创新,鼓励绿色、环保、智能消费,为传统商品增添“新元素”,逐步降低对油、车消费增长的依赖,形成多点拉动、多元发展的新局面。尤其要加大限上住宿餐饮行业的入库力度,为全县消费市场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重点企业扶持政策,多措并举激发活力。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发挥促消费政策的效能,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企业的“急难忧盼”问题,尤其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要进行精准帮扶,加大扶持政策的力度,积极落实各项助力企业发展的奖补优惠政策,增强企业活力,帮助更多消费服务市场主体恢复发展。持续发展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加大餐饮文化的宣传引导力度,培育扶持特色住宿餐饮企业,促进住宿餐饮业快速发展。
(三)加快乡村消费市场发展,深挖乡村消费潜力。乡村消费品市场作为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力巨大,要着力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健全乡村消费市场。充分利用我县现有资源,持续发展乡村特色的文化、旅游等消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着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平台经济扩大农产品销售,扩大电商进村覆盖面,鼓励连锁化、品牌化企业进乡村,健全分层级的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四)积极探索消费新模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应对网络消费迅速发展趋势,制定优惠政策,培育电子商务企业,鼓励批发零售业企业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形式平台直播带货,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拓展客源,增加营收,增强对消费市场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减少消费外流,努力把“购买力”留在本县。同时,积极主动协助重点商贸企业开展“打折、让利、促销、购物返现”等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为消费者送上最大实惠,拉动市场销售,实现本地消费留在本地。
(五)拓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渠道,提振消费信心。切实提高居民收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的根本。一是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多渠道促进重点群体的就业,全面落实就业援助、援企稳岗等就业政策。二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让居民能享受到更多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