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部门直属机构信息公开目录>贺兰县统计局>信息公开目录>业务工作>经济和社会统计

2022年全县农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索引号 11640122010103353F/2023-00048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3-02-13
发布机构 贺兰县统计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经济和社会统计
关 键 词 农业经济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讲话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一、农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22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46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去年同期减少1.7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32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一产24.33亿元,同比增长3.7%。一产增速位列全市第四位、沿黄县(市)第四位。


分季度看: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2亿元,同比增长1.5%;二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1亿元,同比增长7.5%;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5亿元,同比增长6.3%。四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38亿元,同比增长0.8%。

分行业看:农业产值26.70亿元,同比增长8.6%;林业产值0.29亿元,同比增长0.5%;牧业产值14.81亿元,同比下降0.7%;渔业产值8.14亿元,同比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3亿元,同比增长14.2%。

分结构看: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1.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了4.3个百分点,是拉动全县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6个百分点。林业产值比重与去年持平;牧业、渔业产值比重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1和2.5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较上年同期增长0.3个百分点。

全县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行业占比及拉动力

指标

2022年

2021年

总产值(亿元)

增速(%)

比重(%)

拉动力(%)

总产值(亿元)

增速(%)

比重(%)

拉动力(%)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1.46

4.3

49.77

6.0

农业总产值

26.70

8.6

51.8

3.6

23.59

5.6

47.5

3.0

林业总产值

0.29

0.5

0.6

-0.1

0.34

31.3

0.6

0.1

牧业总产值

14.81

-0.7

28.8

-0.3

15.40

7.4

30.9

2.2

渔业总产值

8.14

4.5

15.8

0.8

9.11

4.3

18.3

0.6

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

1.53

14.2

3.0

0.3

1.33

4.2

2.7

0.1

二、农业生产运行特点

(一)粮食面积稳定增长,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县进一步扩大春小麦及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以有效应对小麦种植面积连年下滑趋势,切实提高口粮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据县调查队粮食监测数据显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26万亩,同比增长0.5%,产量16.68万吨,同比下降4.5%。其中,小麦面积7.16万亩,是上年的3.1倍,产量2.67万吨,产量是上年的3.1倍;水稻面积6.11万亩,同比下降49.2%,产量3.28万吨,同比下降49.1%;玉米面积16.8万亩,同比增长0.2%,产量10.58万吨,同比增长4.3%;大豆1.19万亩,产量0.14万吨。

(二)蔬菜面积产量双下降,瓜果拉动作用凸显

受春季降温、麒麟瓜面积增加等因素影响,蔬菜面积产量同比均有所下降。2022年,全县完成蔬菜播种面积21.04万亩,同比下降9.8%,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55万亩,同比下降22.0%;蔬菜产量44.68万吨,同比下降8.8%,其中:设施蔬菜产量为11.90万吨,同比下降19.7%。瓜果类播种面积2.85万亩,同比增长91.4%,产量11.58万吨,产量是上年的2.3倍。园林水果播种面积2.92万亩,同比增长1.0%,产量2.29万吨,同比增长21.2%。特色作物表现亮眼,新增鲜切花出售量21万枝,盆栽观赏植物出售量为663.60万盆,出售量是上年同期的19.9倍。

(三)奶产业发展速度放缓,畜禽出栏两增两降

受养殖成本不断增加,暖泉肉牛厂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全县畜禽出栏、肉产量“两增两降”。据县调查队畜禽监测数据显示,全年生猪、牛、羊、家禽分别出栏25241头、20733头、122080只、79.6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5.2%、-20.4%、2.0%、16.4%;肉产量9558吨,同比下降14.6%,其中猪肉产量2037吨,同比下降22.6%;牛肉产量3580吨,同比下降19.3%;羊肉产量2314吨,同比增长10.2%;禽肉产量1627吨,同比增长17.2%。奶产量26.3万吨,同比增长1.7%;蛋产量7438吨,同比下降11.7%。

(四)水产品总量增长明显,名优特水产品持续发展

全县大力推广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适水产业发展在全区保持领先地位。2022年,水产养殖面积5.81万亩,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水产品产量6.22万吨,同比增长3.7%。其中鲤鱼产量2.70万吨,同比增长6.6%;草鱼产量1.80万吨,同比增长3.0%;鲢鱼0.40万吨,同比下降1.6%;鲫鱼0.57万吨,同比下降6.3%。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饲草价格飞涨,前半年牛肉、猪肉价格下降明显,暖泉肉牛厂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全年肉牛出栏20733头,同比下降20.4%,生猪出栏25241头,同比下降25.2%二是受春季降温、麒麟瓜面积增加等因素影响,全年蔬菜面积、产量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9.8%、8.8%。三是由于化肥、农药等价格的不断上涨,种植成本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金融保险政策落实,有效激励畜禽生产

一方面积极推动相关的金融保险方案,帮助各养殖户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发挥自身的能力,通过优化饲料配方、 规划实施精准饲喂等方式,减少饲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获得降本节源的最大利润点。

(二)推行以销定产发展思路,提升蔬菜标准化生产

按照“以需供求,以销定产”的发展思路,提升蔬菜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级、品牌化销售水平,走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路线。突出自然之星、巨日农业、天缘种业、鲜丰农业、蔬菜产销联合会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订单种植、合股经营、产品直供等多种模式,推行品种、种植、管理运输、销售、品牌“五统一”模式,进一步巩固提升产销一体化发展水平。

(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有效减轻生产负担

一方面通过测土配方等措施,做到看天施肥,重点关注温度、湿度、雨雪、光照等气候因素对肥效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状况,找出土壤中影响产量的缺素因子和各种作物对肥料需求的高峰,结合肥料特性做到配方施肥,提高施肥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