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县经济恢复势头强劲,规上工业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良好,消费市场加速回暖,财政金融承压运行,为全县经济一季度“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上工业稳步增长
全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家,1-2月增加值同比增长6.1%,位列银川市第四,沿黄县(市)第三。轻工业拉动显著。全县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9%,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2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为69.2:30.8;大中型企业支撑明显。全县规上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含电力)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8.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个百分点;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7.0%,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7%,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0%;各经济类型企业全面增长。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2.1%,同比增长5.5%,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全县民营企业带动强劲。民营企业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6.3%,同比增长5.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个百分点;园区企业增势良好。贺兰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1.0%,其中,金贵片区增加值同比增长55.0%;暖泉片区增加值同比增长6.9%;德胜片区增加值同比下降0.1%。园区外企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7%,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3%。电力反馈增加值同比增长8.5%,占比为2.7%。新入规企业表现突出。全县新入规工业企业9家,1-2月增加值同比增长82.7%,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产值同比增长1.1倍。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良好
1-2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上报投资额3.12亿元,同比增长8.7%(经与区统计局沟通,不反馈1-2月投资增速,投资增速为平台上报数增长情况)。三次产业投资“一增两降”。从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上报投资0.19亿元,同比下降53.6%;第二产业上报投资0.69亿元,同比下降37.8%;第三产业上报投资2.24亿元,同比增长88.2%。三次产业投资比为6.1:22.1:71.8;房地产投资实现正增长。从投资构成看,房地产上报投资1.24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上报额比重为39.7 %;县属投资上报1.88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上报额比重为60.3%;社会类投资支撑明显。从投资主体看,政府类投资上报投资0.64亿元,同比增长42.2%,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上报额比重为20.5%;社会类上报投资2.48亿元,同比增长9.7%,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上报额比重为79.5%;项目入库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新增项目入库37个(5000万以上项目6个,500-5000万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30.68亿元,其中:县属投资项目新增入库36个,计划总投资11.88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新增入库1个,计划总投资18.8亿元。
(三)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1-2月,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单位累计上报消费品零售额18.1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18.12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餐饮收入410.3万元,同比下降47.8%。十类商品六成增长。在库统计的10类销售商品中,零售额增长的商品有6类,其中,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54.6%,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52.9%,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39.2%,日用品类同比增长38.5%,化妆品类同比增长20.6%,汽车类同比增长2.8%。零售额下降的商品有3类,其中,服装鞋帽类同比下降98.6%,书报杂志类同比下降95.2%,烟酒类同比下降46.2%。饮料类与去年持平;大宗商品拉动强劲。石油及制品类上报商品零售额4.51亿元,同比增长52.9%,占全县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9%,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6个百分点;汽车类上报商品零售额13.35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县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3.7%,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势头不减,上报零售额2.62亿元,同比增长209.0%;新兴动能贡献突出。全县2022年年度及2023年月度培育新入库企业23家,较去年同期增长1.9倍。1-2月,新入库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3亿元,占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0%,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个百分点,对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贡献率达37.9%。
(四)财政金融承压运行
据县财政局统计,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3亿元,同比下降9.2%,其中,税收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5.64%;公共财政支出5.98亿元,同比增长16.4%。据人民银行贺兰营管部统计,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3.63亿元,同比增长17.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8.12亿元,同比增长16.3%。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上工业稳增长基础仍需牢固。重点企业总产值下降明显。1-2月,全县78家规上工业企业中,累计总产值下降的有35家,其中,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0.7%的泰益欣,受安全生产整改影响,总产值同比下降1.8%,下拉规上工业总产值0.5个百分点,塞尚乳业受春节假期备货影响,总产值同比下降24.0%,徐州中煤受上年基数较大影响,总产值同比下降14.32%,银川百泓新受设备检修影响,总产值同比下降13.1%。小微企业贡献力量薄弱。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91.0%的小微企业,仅贡献了40.4%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4.3%,小微企业依然处于承压运行状态;减停产问题仍需关注。全县78家规上工业,1-2月累计减停产36家(2家停产),减停产面虽较2022年1-12月紧缩8.7个百分点,但减停产率依旧高达46%,需持续关注;企业产销率下降明显。规上工业企业累计销售产值同比下降4.4%,累计产销率为87.3%,较上年同期下降6.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1.75亿元,同比下降18.8%。
(二)固定资产投资储备仍需加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受季节性影响,1-2月份投资总量仅占全年的4%左右,按一季度同比增长10%目标计算,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需完成11.24亿元(2022年一季度完成10.22亿元),3月当月需完成8.12亿元,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增长目标仍有一定缺口。从目前在库项目来看,全县在库项目285个,计划总投资488.5亿元,剩余投资221.92亿元(其中:县属在库项目206个,计划总投资206.92 亿元,剩余投资117.75 亿元,房地产在库项目79个,计划总投资281.58亿元,剩余投资104.17 亿元),实际有效投资项目187个,计划总投资353.47亿元,剩余投资128.31亿元(其中:县属项目有效投资项目148 个,计划总投资113.1 亿元,剩余投资41.92亿元,房地产有效投资项目39 个,计划总投资240.37 亿元,剩余投资86.39亿元)。由于银川市应急调峰储气设施建设项目、中通快递集团宁夏(银川)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链项目、银川-石嘴山天然气储气输配管道复线项目等重大投资项目接近收尾,其它新入库项目难以形成有效补给和支撑,还需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和重大项目储备力度;房地产投资支撑不够。1-2月,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4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7.5个百分点,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足40%。从目前在库项目来看,1-2月,全县房地产在库项目仅有79个,较上年同期减少5个,同比下降5.9%。受政策及市场预期等因素叠加影响,全国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虽然1-2月全县房地产投资由负转正,但从近三年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项目个数递减趋势研判,后期房地产投资保持稳增长形势严峻。
(三)消费市场全面回暖仍需发力。消费品市场结构单一局面仍未改善。全县限上商贸企业仍以汽车、石油类商品销售为主,两类商品零售额总计占限上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达98.6%(其中:汽车类占73.7%,石油类占24.9%),单一性消费结构将对消费市场持续增长带来较大风险隐患;餐饮行业降幅较大亟需关注。目前,全县限上餐饮企业仅有6家(含大个体4家),因春节、元宵节等重点节日带动,餐饮行业恢复应有所加快,但1-2月餐饮行业收入仅为410.3万元,同比下降47.8%,餐饮行业持续陷入低迷态势需加大关注。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下一步,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全力拼经济的思想,坚持“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工作导向,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全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
(一)落实落细惠企政策,夯实经济稳定增长基础。一是加快工业企业纾困解难进度。各部门要密切监测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的跟踪监测和指导力度,对停产半停产的企业,认真分析企业停产、减产的原因,积极督促、指导泰益欣公司加快安全生产整改进度,确保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本地企业和特色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提升订单数量,提高产销率;二是精准招商扩充增量。一方面加强小微企业监测,培育小微企业达到升规入库标准,另一方面依托园区产业定位精准招商,补链强链,强化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形成完整产业体系,增加工业竞争力与生命力。
(二)着力推动项目建设,全力促进投资提质提效。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的发展理念,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和“两都五基地”建设,全面落实项目管理六项制度和县处级领导包抓项目工作机制,按照“五比”要求,努力把谋划的项目清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和实物量。一是扩增量。园区、各部门(单位)、各乡镇(场)要把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作为实现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措施,加快云都荟云聚云逸、立岗镇通伏村现代农业设施示范园项目、年产20万立方米装配式构建新材料等新入库项目的建设进度,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时,要加快财务支出法项目的资金拨付力度,做到颗粒尽收、应统尽统。网信办、水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加大对接厅局力度,争取更多项目分配资金,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挖存量。园区、各部门(单位)、各乡镇(场)要积极梳理在库续建政府类投资项目,依据会计科目填报的,根据项目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并开具发票,竣工投产后要尽快取得财政部门本年出具的审计报告,项目剩余投资额可一次性入库。
(三)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助推消费市场企稳回暖。积极借鉴其他市县消费挖掘手段,充分发挥贺兰县地域优势和文化旅游特色,积极举办文化旅游、汽车促销、民宿特色活动等,全面发挥消费券、折扣节等促销活动的乘数效应,督促企业尽快开票入统,全力带动商品消费和住宿餐饮行业回暖。
(四)加大八项支出投入,推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根据2022年一季度数据来看,全县GDP完成38.04亿元,其中非营利性服务业完成7.21亿元,占第三产业的66.4%,占GDP总量的31.3%。从核算角度看,财政八项支出增速直接决定了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全县需进一步扩大财政八项支出的投入力度,从而有效推动第三产业和GDP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