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县规上工业经济总体呈现“高开稳走”态势,规上工业产值全年在12%-21%之间波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在14%-29%之间波动,整体运行状况良好,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规上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增势平稳
2019年,贺兰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1%,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7.2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增长21.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1.6个百分点,全年基本保持中高速发展态势,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川区六县第一。
图1 贺兰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长趋势图
(二)园区经济一升一降,暖泉片区增长较快
2019年,贺兰工业园区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3.5%,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3%,增加值同比增长28.7%。其中,德胜片区产值同比增长5.3%,增加值同比增长6.0%,暖泉片区产值同比增长42.1%,增加值同比增长56.9%,两片区增加值占比为44.7:55.3;军民融合产业园企业产值同比下降7.8%,增加值同比下降6.6%;园区外企业产值同比下降9.4%,增加值同比下降5.5%。两大工业园区经济一升一降,贺兰工业园区增加值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6个百分点,推动全县规上工业经济稳增长。
(三)八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增速“六升二降”
2019年,全县规上工业19个行业大类中,8个行业增速呈上升趋势,上升行业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5.2%,11个行业增速呈下降趋势。八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六升二降”,同比增长28.9%,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4.9%,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2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主要因泰益欣本年发展态势良好,同比增长30.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占比为16.0%,同比增长226.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1个百分点;以上两个行业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0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全年保持温和增长的态势,为全县工业稳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如意科技时尚产业公司本年生产结构调整和兄弟化工企业关停出清,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与上年同期相比,产值及增加值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详见下表)
表1 2019年规上工业八大重点行业增加值情况
行业名称 | 累计同比增长 (%) | 增加值率 (%) | 工业增加值占比 (%) | 拉动点 (%) |
医药制造业 | 30.6 | 33.61 | 23.6 | 5.9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226.6 | 34.07 | 16.0 | 15.1 |
纺织业 | -6.6 | 11.45 | 9.6 | -0.8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24.6 | 32.92 | 11.8 | 2.9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8.9 | 20.42 | 5.3 | 0.5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7.3 | 13.0 | 9.2 | 0.8 |
食品制造业 | 14.3 | 15.6 | 5.6 | 0.9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30.4 | 15.34 | 4.0 | -2.1 |
图2 贺兰县2019年规上工业八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占比图
(四)轻重工业双增长,新增企业长势较好
轻重工业双增长,其中:全县轻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3.4%,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8.5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2.6%,增加值同比增长34.6%,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0.3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1.0:39.0。
新增企业长势良好,新入库的10家规上企业总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8.7%,产值同比增长21.5%。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8%,增加值同比增长29.0%,拉动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1.7个百分点。
(五)制造业发展稳健,股份制企业拉动作用显著
分门类来看,制造业产值占全县产值比重为91.8%,同比增长13.4%,增加值占全县增加值比重为91.7%,同比增长23.4%,制造业作为我县支柱产业,为我县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质量提高作出巨大贡献,为我县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有效的支撑;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占全县产值比重为8.2%,同比增长9.3%,增加值占全县增加值比重为8.3%,同比增长7.7%。
分经济类型来看,股份制企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为83.9%,同比增长12.2%,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5.2%,同比增长21.8%,拉动全县增加值增长18.5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2.5%,增加值同比增长22.4%,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8个百分点。
(六)大中型企业拉动作用显著,发展稳定
2019年,全县共如意、泰益欣、百瑞源、大北农、辛普劳、西夏嘉酿6家大中型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9.3%,同比增长6.4%;增加值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52.2%,同比增长10.3%。6家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对全县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26.0%,拉动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5.7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成为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力量,在经济下行的不利条件下,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制造业和酒类饮品制造业为全县工业稳定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七)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产品产销衔接较好
2019年,我县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15.9%,同比增长43.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3.8%,同比增长24.8%,其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9.0%。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科技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和动能转换成效明显。非公有制企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4.4%,同比增长13.7%,增加值同比增长23.1%。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7.25亿元,同比增长250.2%。
2019年,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4.6%,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9.5个百分点,产销率达到96.4%,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共8.0亿元,同比下降3.6%。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2天,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2天,周转天数有效减少。
(八)六成以上产品产量呈增长态势
2019年,贺兰县监测的74家规上工业的30种主要工业产品,19种产品产量增速呈上升态势,11种产品产量增速呈下降态势。累计产量同比增速高的产品有钢化玻璃、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乳制品、中空玻璃、钢材和水泥,增速分别为:130.6%、44.9%、34.6%、29.6%、27.0%和18.5%。累计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幅度大的产品有盐酸、钢结构、工业仪表和甲醛,同比增速分别为:-73.6%、-47.9%、-45.9%和-30.5%。
二、存在问题
(一)减停产面高居不下,持续发展信心不足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环保改造不达标等因素影响,企业内生动力不足,2019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减停产面始终较高。12月规上工业停产企业11家,减产企业26家,减停产面达50.0%,累计减产12.00亿元,下拉全县产值12.1个百分点。除宁鑫化工因企业停产委托加工,宝庆实业、鑫旺德主营业务变更外,方众砼业、鸿兴农工贸、欣奥化工、共享生物等6家企业因季节性变化、无订单等原因停产。全年减产额超过千万企业共21家,减产额度达11.44亿元,其中:鸿兴农工贸因产品更新慢、客户单一逐步停产,全年减产7200万,企业对未来恢复生产缺乏信心;珍祥建筑因新建厂房资金不足,全年减产5000余万;鑫旺德因环保不达标需继续改造,企业资金不足,自4月起停产,全年减产2000余万;其余企业因订单减少、效益不佳减产。
(二)单个企业基数过大,对2020年工业经济影响大
单个企业产值占比过大且所在行业增加值率较高,易造成全县规上工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2020年整体工业平稳运行影响较大。宁夏宁鑫化工有限公司自2018年10月起委托内蒙古庆华集团乌斯太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利用其50万吨煤焦油加氢装置进行煤焦油深加工。2019年,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9.7%,同比增长近20倍,作为我县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行业唯一企业,宁鑫化工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1个百分点(2019年1-12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9%)。2019年11月起,企业委托合同解除,由内蒙新注册公司上报产值。宁鑫选择他地上报产值,预计将下拉2020年全年规上工业产值9个百分点左右。宁夏泰益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我县医药制造行业主要企业,因环保改造,企业2018年前三季度基本处于限产状态,基数较小;2019年企业市场状况较好,新增衍生产品较多加之环保设施基本全面完成,恢复正常生产状态,企业产值同比增长54.2%,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4.3%,拉动全县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7个百分点。但企业产值基数大,增长压力大,对2020年全县规上工业拉动力也将大大减弱。仅以上两个企业全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24.0%。
(三)工业投资持续下滑,工业发展动力不足
2019年,全县工业投资同比下降42.9%,占全县投资比重为14.3%,工业投资涉及的44个项目无新增投产项目。工业产业项目落地难、推进慢,缺乏新增投产项目,工业技改投资项目进度缓慢,必然影响明年工业经济发展。从目前监测的情况来看,我县能够强有力支撑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0%,但工业产业链不完善、缺乏新增投产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发展强势的企业拉动力强但受外部因素影响大,这些因素将会使后续工业经济发展挑战增加,压力增大。
(四)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盈利空间收窄
2019年,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营业成本109.5亿元,同比增长12.5%,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为85.08元,同比增长0.5%,企业营业成本高居不下。负债总计158.8亿元,同比增长14.7%,资产负债率达70.8%,同比增长2.5%。1-12月亏损企业数达25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7%。实现营业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18.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8%,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3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2.1%,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3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成本高、负债高、利润低,导致企业发展阻力大、预期差、市场信心不足。
三、对策建议
稳住大中型企业、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企业科研创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发展信心,是保证我县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一企一策”,保障企业要素需求,激活企业发展潜力
关注企业成长发展的需求,加大协调力度,加强部门间配合,坚持问题导向,重视企业调研,查找问题并制定扶持方案,做到“一企一策”。对拉动作用显著、主导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企业应加强调研、多关注,做好监测管理工作。对于减停产企业,应逐户分析减停产原因及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困难,精准帮扶,对症下药,助力企业正常生产、扩大销售渠道。督促“退二进三”企业尽快完成搬迁、新建,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动向,及时落实补偿政策,保障企业尽早恢复正常生产。同时,对于企业招工难、员工流失率高、环保成本高、资金周转困难、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协调,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激活企业发展潜力,保障我县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二)培育新增长点,为工业经济注入新活力
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使现有资源得到最大化发挥,以商招商,加大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增强医药制造、食品加工、纺织等主导产业实力,在补短板、强化链上下功夫,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各部门和各工业园区要优化企业服务,动态监测域内企业,把促进新建投产项目作为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在建项目的推进速度,积极培育促进达规企业升规入库,为工业经济增长培育新的增长点。助力企业早建成、早投产、早入库。
(三)加快推进项目落地,促进企业投产达效
一是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的重大产业项目,完善我县重点行业产业链,提高各行业产品附加值。依托项目促进产业发展,扭转工业投资下滑势头。二是狠抓重点项目推进,确保入库重点项目投产达效,促进规上工业企业重点项目早日完成,早日投产。三是密切关注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展,鼓励企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大企业股份制改革力度,促进企业尽快实现产能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助力企业品牌塑造
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持续推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增强企业微观主体活力,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动能转换完成,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优化创新生产,调动创新主体积极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另外,重视名企名品,助力企业培养、塑造知名品牌,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和传播渠道,将本土优质产品、企业作为名片,促进工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