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我县“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呈现“双降”态势,在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六稳”工作力度的基础上,着力实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等“六保”任务,稳住经济基本面,兜住民生底线,必须要进一步抓好落实,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县“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及批发零售业、重点服务业企业)共计21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家,同比增长2.9%。
(一)从业人员同比上年有所减少
一季度,全县“四上”企业期末从业人员22794人,比上年同期减少690人,同比下降2.9%,其中:劳务派遣人员4250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05人,同比增长10.5%。
分行业门类看: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增少降多。其中增长的行业有3个,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1.3%,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4041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2人,增长0.5%;房地产业从业人员1899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3人,增长19.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1186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62人,增长15.8%;下降的行业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65.7%,制造业从业人员1.02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054人,下降9.4%;建筑业从业人员3818人,比上年同期减少669人,下降14.9%。以及2020年新增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以上四个行业共有从业人员686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0%。
一季度各行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情况
行业名称 |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人) | 增速 | |
2019年 | 2020年 | ||
合计 | 23484 | 22794 | -2.9% |
批发和零售业 | 4019 | 4041 | 0.5% |
房地产业 | 1596 | 1899 | 19.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024 | 1186 | 15.8% |
制造业 | 11236 | 10182 | -9.4% |
建筑业 | 4487 | 3818 | -14.9%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475 | 448 | -5.7% |
住宿和餐饮业 | 418 | 311 | -25.6%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81 | 77 | -4.9% |
教育 | 148 | 146 | -1.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 331 |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 | 76 |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 | 57 |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 | 222 | - |
(二)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呈小幅下降
一季度,全县“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2975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52万元,下降3.4%,平均工资1308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15元,下降1.6%。其中: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438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86万元,增长21.9%,平均工资1006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20元,增长6.6%。
分行业来看:制造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1314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37万元,下降4.6%,平均工资1308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76元,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8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9万元,增长10.7%,平均工资1821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58元,增长20.2%;建筑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352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49万元,下降22.9%,平均工资963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40元,下降8.0%;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580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47万元,下降11.4%,平均工资14378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057元,下降12.5%;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22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89万元,下降46.1%,平均工资662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65元,下降30.9%;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40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2万元,增加12.7%,平均工资20804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971元,下降8.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12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1万元,增长38.7%,平均工资8737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8元,下降1.0%。
一季度各行业平均工资情况表
行业名称 | 从业人员一季度平均工资(元) | 增速 | |
2019年度 | 2020年度 | ||
总计 | 13301 | 13086 | -1.6% |
制造业 | 12411 | 13087 | 5.4%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5153 | 18211 | 20.2% |
建筑业 | 10476 | 9636 | -8% |
批发和零售业 | 16435 | 14378 | -12.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 9259 | - |
住宿和餐饮业 | 9590 | 6625 | -30.9% |
房地产业 | 22775 | 20804 | -8.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8825 | 8737 | -1.0%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 | 12467 |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0756 | 10039 | -6.7%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 | 11373 | - |
教育 | 15148 | 8838 | -41.7%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 | 16255 | - |
二、存在问题
(一)落实“保就业”任务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企业减停产面较大,复工复产到达产达效还有很大差距,给“保就业”带来一定压力。另一方面,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企业需求和劳动力求职存在差异性、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岗位,需要熟练工、技术工长期短缺。缺乏技术和培训的劳动力难以上岗。
(二)分行业从业人员收入差距继续拉大。从国民经济行业来看,一季度大多数行业从业人员人均工资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人均收入减少在2000-5000元之间。但行业间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减幅不均,各行业平均工资差距继续拉大,十三大行业中,平均工资最高的房地产业是最低住餐饮业的3.14倍,绝对额相差14179元,行业间收入差距继续拉大。
三、几点建议
(一)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银川市及我县促进复工复产的各项政策,通过金融、信贷、兑现奖励等一系列政策落地,推动企业提升复产率,全面达产,特别要加快如意科技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全面恢复生产。在帮助企业“原料进的来,产品出的去,流动资金有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保实效。同时,加大解决影响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和争取中央扩大内需项目问题的力度,通过企业全面复产达效和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就业增长,实现经济稳增长。
(二)全力推动复商复市扩大消费。在落实中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争取实施国家在“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的投资项目。利用“五一”、“端午节”等小长假,开展汽车促销。文化、商务、市场监督等部门,要积极引导群众走出家门,推动餐饮、文化、旅游等复工率较低行业恢复营业扩大消费。
(三)全力落实政策提高增资水平。在宣传落实就业培训、务工交通补贴、低保提标、困难救助、失业保险等保基本民生政策方面下功夫。在援企稳岗、小额担保贷款、农担保等市场主体的政策上落细落实,鼓励创业就业。同时,积极开发适合劳动者需求和符合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工种培训,推动劳动者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转变;另一方面,开展“一对一”的干部包企业帮扶,推动企业扩大生产和就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