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部门直属机构信息公开目录>贺兰县统计局>信息公开目录>业务工作>统计分析

贺兰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稳定恢复

索引号 640122-141/2021-00136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1-07-22
发布机构 贺兰县统计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统计分析
所属"五公开" 结果公开 关 键 词 社会消费品

上半年,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22亿元,同比增长11.3%,较2019年同期下降5.0%,两年平均下降2.6%,增速分别低于全区、全市0.4和1.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三,川区八县第二。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城乡消费市场整体呈回落态势。上半年,城镇实现零售额66.06亿元,同比增长11.5%,较一季度回落19.5个百分点;乡村实现零售额3.16亿元,同比增长7.7%,较一季度回落15.9个百分点。

(二)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同步增长。上半年,实现餐饮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14.4%;商品类实现零售额65.49亿元,同比增长11.1%,

(三)大宗生活用品类销售平稳。上半年,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和中西药品类同比分别增长11.6%、11.3%、14.7%和7.7%。

(四)汽车类消费仍是主力军。上半年,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2.32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7%,同比增长21.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84.3%。较2019年同期增长4.1%,两年平均下降0.9%,对全县消费市场的贡献率达82.6%,拉动全县消费市场增长9.3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存在问题

(一)重点企业支撑动力不足。重点零售企业总量及增速对全县消费品市场增速影响较大。上半年,占全县消费市场15.7%的中油北斗公司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7.1%,下拉全县消费市场1.3个百分点。

(二)农村消费市场释放不够。全县大中型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在城镇,乡村地区商业网点布局相对较少,农村消费潜力未能完全释放。上半年,全县城镇和乡村消费市场分别占社零总额的比重为95.4%和4.6%,农村市场消费潜力仍需挖掘,释放活力。

(三)新产业新业态新企业培育不足。一是全县消费商品结构单一,过于依赖汽车及石油行业,或给消费市场带来风险;二是全县限上企业未涉及的领域有: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化工材料及制品类等,造成批发业、零售业商品类别不全;三是全县2020年年报新增入库的商贸企业4家,退库6家,月度到目前为止无新增企业,退多入少,且目前仅有“新华百货”正在建设中,限上无新活力注入,培育严重不足。

(四)消费外流现象加剧。一是网络购物对传统零售的冲击加大。淘宝、抖音、京喜拼拼、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等多家电商平台企业凭借资本力量,利用价格优势在短时间内抢占市场份额,给实体超市经营带来了较大冲击。二是我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大部分人群选择去邻近的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零售及餐饮行业的流失。三是供需不匹配现象显现。受国外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汽车芯片短缺,导致汽车减产,造成部分热销车型出现有市无车现象,消费需求难以满足。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大对消费市场调研指导。一要不断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创新销售模式,推广多项优惠促销活动,加大布点力度,进一步扩大市场经营份额;二要做好限下企业的走访和摸底,重点挖掘有特色、有品牌、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为限上企业,不断扩充限上增量;三要出台惠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成本大、融资难等问题,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二)挖掘乡村市场潜能,促进消费需求。一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加大对农村市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二是鼓励大中型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小城镇延伸,以县城和中心集镇为重点,发展适合新时期农村特点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努力挖掘农村消费潜能。

(三)优化消费结构,培育新型消费热点。针对全县消费品市场结构单一,对汽车、石油商品依赖程度高的现状,要抓住新型消费业态的发展机会,全力优化市场结构,多管齐下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推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尽快形成持续有效的新型消费热点,逐步降低对油、车消费增长的习惯性依赖,形成多点拉动、多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应对网络消费迅速发展趋势,制定优惠政策,培育电子商务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和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增强本地电子商务对消费市场的带动作用,减少消费外流,努力把“购买力”留在本县,促进网络销售平稳快速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