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部门直属机构信息公开目录>贺兰县统计局>信息公开目录>业务工作>统计分析

前三季度贺兰县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索引号 640122-141/2021-00256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1-11-18
发布机构 贺兰县统计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统计分析
关 键 词 消费品

前三季度,全县上下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多措并举惠民生促消费,消费市场运行呈持续恢复态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5亿元,同比增长7.9%,比2019年同期下降4.2%,两年平均下降2.1%。

一、总体运行情况

(一)从总量看,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5亿元,位居全区、银川市第三,沿黄六县(市)第一,分别占全区、银川市的10.7%和18.2%。从增速看,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9%,位居银川市第三,沿黄六县(市)第二。

前三季度区、市及沿黄六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比表


总 额(亿元)

增长速度(%)


一季度

上半年

前三季度

一季度

上半年

前三季度

全区

342.6

640.4

996.1

22.9

11.7

7.6

银川市

201.6

374.1

586.5

24.7

12.4

8.0

兴庆区

86.8

161.8

256.7

23.6

13.1

8.4

西夏区

18.8

35.5

56.1

19.1

9.7

5.8

金凤区

46.3

78.6

121.2

26.4

14.5

9.4

永宁县

5.0

11.9

19.1

16.0

10.0

6.4

贺兰县

35.2

69.2

106.9

30.6

11.3

7.9

灵武市

9.5

17.0

26.6

21.8

8.4

5.6

平罗县

9.0

16.7

24.1

18.3

10.3

7.2

青铜峡市

5.7

12.9

19.5

16.9

11.5

8.3

中宁县

12.9

21.8

33.6

13.4

8.3

5.4

(二)从四大行业看,前三季度,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18亿元,同比增长2.6%;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3.33亿元,同比增长8.9%;住宿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0.31亿元,同比增长4.4%;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03亿元,同比增长10.1%。

二、运行特点        

(一)城镇引领消费市场。前三季度,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1.87亿元,同比增长8.2%,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5.3%,对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达98.5%,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个百分点;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98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对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为1.5%,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1个百分点。

(二)限额以上仍居主导地位。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2.26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6%,同比增长10.7%;限额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59亿元,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4%,同比增长2.5%。

(三)石油及制品类销售有所好转。前三季度,全县石油类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08亿元,同比增长16.2%,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41.2和25.0个百分点,为本年来季度首次正增长,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百分点。

(四)升级类商品增长强势,民生类商品消费稳定。前三季度,书报杂志类、中西药品类及新能源汽车类同比分别增长88.2%、205.6%和109.9%;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同比分别增长11.0%和9.1%,与上半年基本持平。

三、存在问题

(一)汽车类商品消费持续下行。受汽车芯片短缺影响,前三季度,全县汽车类商品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7.37亿元,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3%,同比增长7.6%,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59.0和14.2个百分点,拉动全县零售总额增长3.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减少21.1和5.9个百分点。9月当月全县42家汽车销售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9亿元,同比下降17.9%,当月零售额呈下降态势的有31家,下降面达73.8%,更有17家企业降幅超过20%以上,汽车类商品对消费市场的支撑不断减弱,将对全年消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二)消费结构单一,涉及领域有限。一方面全县限上商贸企业仍以汽车、石油类为主,缺乏新的具有较强带动力的消费增长点。前三季度,汽车、石油类商品零售额总计占限上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达91.9%(其中:汽车类占65.5%,石油类占26.4%),此两类商品在限上零售额中占比过高,直接影响全县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全县限上企业未涉及的领域有: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化工材料及制品类等,造成批发业、零售业商品类别不全。

(三)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单位数量少,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截至9月底,全县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单位6家,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0.8%,占行业总额的3.4%;限额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3%,占行业总额的96.6%,住宿餐饮业发展主要靠限下, 限上发展乏力,且银大湖城年底不达标将面临退库,限额以上住宿餐饮行业无新活力注入,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四、对策建议

四季度,随着上年同期疫情防控常态化,居民增加消费,同期基数抬高,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压力较大,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多渠道增加收入,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一是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跑赢经济发展。二是把就业问题放在首位,促进各类群体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三是坚持推进教育、住房等方面政策性改革,保障居民基本社会需求,减少预防性投资储蓄,解决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二)精准施策,大力发展汽车销售产业。围绕全县“8+1”产业规划,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全县汽车销售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以进一步推动全县汽车销售及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速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三)不断优化市场结构,培育新型消费热点。针对全县消费市场对汽车、石油商品依赖程度高的现状,要在传统消费基础上,引导居民向文化、体育和娱乐等精神层次的消费转变,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逐步降低对油、车消费增长的依赖,形成多点拉动、多元发展的新局面。   

(四)做好“限上”单位培育入库工作。商务、园区等部门一要招强引新,积极引进业态新、实力强的零售龙头入驻,引领消费市场不断升级。二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协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难题,促使企业规模扩大。三要以此次年报入库为契机,对达标符合条件的单位及时组织申报入库,尤其要在住宿餐饮行业下大力气,为全县消费市场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