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农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3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去年同期减少14.4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47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一产6.11亿元,同比增长2.9%。一产增速位居全市第四、沿黄县(市)第五。
分季度看: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2亿元,同比增长1.5%;二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1亿元,同比增长7.5%。
分行业看:农业产值5.49亿元,同比增长5.7%;林业产值0.28亿元,同比增长2.5%;牧业产值7.24亿元,同比增长1.5%;渔业产值1.33亿元,同比增长10.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9亿元,同比增长33.5%。
分结构看:农、林、牧、渔、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由2021年的33.2%、2.2%、51.0%、10.5%和3.1%调整为36.8%、1.9%、48.5%、8.9%和3.9%,其中牧业产值占比依然位居第一位,比重较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一季度受牛出栏下降44.7%影响,畜牧业下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个百分点,二季度畜牧业发展虽明显回升,但上半年畜牧业拉动力仅为0.8个百分点,和其他县市相比,拉动力仍然偏低。
二、农业生产运行特点
(一)粮食面积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县进一步扩大春小麦及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以有效应对小麦种植面积连年下滑趋势,切实提高口粮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农业农村部门调度数据显示,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3.72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2.60万亩,同比增长8.4%,其中小麦面积7.16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4.84万亩,面积是去年同期的2.1倍;水稻7.06万亩,同比下降41.3%;玉米18.15万亩,同比增长8.2%,新增大豆种植面积1.35万亩。
(二)蔬菜面积产量双下降,特色作物拉动凸显
受极端天气影响,蔬菜播种期较往年有所延缓,加之为保障粮食安全,粮食面积增加,压缩蔬菜种植面积。上半年,全县完成蔬菜播种面积为11.79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1.44万亩,同比下降10.9%,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59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0.18万亩,同比下降6.6%;蔬菜产量15.2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3.61万吨,同比下降19.1%,其中:设施蔬菜产量为7.60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11万吨,同比下降12.7%。瓜果类播种面积2.47万亩,同比增长69.7%,产量0.23万吨,同比增长12.9%。园林水果播种面积2.88万亩,同比增长0.4%,产量0.14万吨,同比下降9.8%。特色作物表现亮眼,新增鲜切花产量14万只,盆栽观赏植物产量为661.35万盆,出售量是去年同期的19.8倍。在全县蔬菜产量持续下降的前提下,拉动全县农业(种植业)产业较快发展。
(三)奶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畜禽存栏规模扩大
上半年,全县畜禽存栏总体规模扩大,受畜禽产品价格走低养殖户出现压栏惜售情绪影响,全县畜禽出栏呈现“两增两降”、总体下降趋势。调查队畜禽监测数显示,上半年全县牛奶产量124873吨,同比增长10.9%。肉产量5468吨,同比下降1.5%;牛存栏69401头,同比增长4.5%;羊存栏162467只,同比增长5.0%;生猪存栏16399头,同比下降55.7%;家禽存栏766082只,同比增长32.3%。牛出栏11409头,同比下降20.4%;羊出栏75352只,同比增长27.7%;猪出栏16360头,同比增长22.2%;家禽出栏375682只,同比下降24.1%。
(四)水产品产量稳步提升,现代渔业发展风生水起
全县大力推广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适水产业发展在全区保持领先地位。上半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5.81万亩,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水产品产量为1.06万吨,同比增长8.0%。其中鲤鱼产量5988吨,同比增长1.8%;草鱼产量3050吨,同比增长87.7%;鲢鱼432吨,同比下降40.7%;鲫鱼627吨,同比下降24.0%。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畜禽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根据自治区统计局反馈省级价格表数据显示,二季度生猪肉13.26元/公斤,同比下降31.5%,绵羊肉24.63元/公斤,同比下降23.5%,山羊肉37.95元/公斤,同比下降7.7%,黄牛肉34.49元/公斤,同比下降2.4%,加之饲草价格高涨,养殖成本大幅提高,部分养殖户出现压栏惜售情绪。二是受天气影响及粮食面积增加挤压蔬菜种植面积等因素影响,上半年蔬菜面积产量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10.9%、19.1%,农业部门需重点关注下半年蔬菜面积产量,确保按时完成“菜篮子”稳产保供目标。三是受国际国内市场原油、煤炭等基础能源价格上涨、供需矛盾加剧、运输成本增大等因素影响,化肥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增幅明显,其中尿素3200元/吨,同比增长60%,磷酸脲铵3800元/吨,同比增长31%。农民种植成本增加,种植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干预力度,有效激励畜禽生产
在增加畜禽产品供应的同时,保障民生。对于冻肉收储和投放以价格调控为中心,做到事前有研判、事后有评估,有效调节供求关系,稳定市场价格。同时统筹兼顾环境承载能力、畜禽保有量和消费需求要求,不断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推进畜禽产业转型升级。
(二)推行以销定产发展思路,提升蔬菜标准化生产
按照“以需供求,以销定产”的发展思路,提升蔬菜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级、品牌化销售水平,走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路线。突出自然之星、巨日农业、天缘种业、鲜丰农业、蔬菜产销联合会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订单种植、合股经营、产品直供等多种模式,推行品种、种植、管理运输、销售、品牌“五统一”模式,进一步巩固提升产销一体化发展水平。
(三)推广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农民基本权益
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提升施肥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和肥料的利用率,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促进全县农产品绿色高质量发展。同时持续开展农资执法大检查,严厉打击哄抬价格、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附件:上半年银川市及沿黄县(市)一产增速排名
贺兰县统计局
2022年7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