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部门直属机构信息公开目录>贺兰县统计局>信息公开目录>业务工作>统计分析

贺兰县2023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索引号 11640122010103353F/2023-00337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3-11-09
发布机构 贺兰县统计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统计分析
关 键 词

投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恢复增长仍需持续发力

--贺兰县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县上下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以赴补齐投资短板弱项,全县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但投资下行态势明显,大项目支撑作用不强,实现恢复性增长仍需持续发力。

    一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

1-9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2%,比全区增速低22.4个百分点,比全市增速低25.2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六位、沿黄六县(市)第五位。

贺兰县2022年至2023年分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及增速图

产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从全县三次产业看,全县投资均呈现全面下降态势。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3.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8%,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0.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1%,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1.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2.1%,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9.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5.1:16.1:78.8调整为2.8:15.1:82.1。

基础设施投资保持高速增长1-9月,全县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5.6%,高于全县固定资产投资70.8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长234.4%,占全县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77.3%,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4.2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增长4.0个百分点,排水防涝体系建设工程、清洁取暖煤改电、金山拦洪库提升加固改造等项目对全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贡献较大。

建安工程投资支撑有力从投资构成看,全县建安工程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3.6%,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为83.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与上年同期持平,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7%,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0.4个百分点;其他费用同比增长25.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7%,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

(四)项目投资支撑显著提升。从投资内容看,1-9,全县项目投资完成20.18亿元,项目投资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为13.3%,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个百分点,高于房地产投资增速12.1个百分点。从项目个数来看,本年施工项目171个(在库项目275个),同比增长1.1%(其中,新开工项目75个,同比增长13.6%)。项目投资支撑作用逐渐显现,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房地产拉动投资增长持续减弱。近年来,受房地产开发销售市场持续低位运行的影响,开发项目个数减少,项目施工规模及进度明显放缓。从投资情况看,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7.40亿元,同比下降17.9%,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9.7个百分点,房地产建安投资同比下降21.9%,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1.2个百分点;从供给端看,房地产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新开工意愿较低,今年新入库房地产项目仅有3个,新挂牌的3宗商住用地仅有1宗开工建设,1-9月,全县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分别较2021年和2022年下降77.1%和28.2%,施工面积分别较2021年和2022年下降26.7%和13.2%从需求端看,房地产市场整体需求低迷,购房者购买意愿不足。1-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较2021和2022年下降45.7%和14.1%,商品房销售额分别较2021和2022年下降47.8%和18.3%。此外,房地产投资持续低位运行已成为全县民间投资和建安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近三年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项目个数递减趋势研判,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的趋势短期内将难以扭转。

(二)重大项目储备仍需加强。从项目投资规模看,全县在库投资项目普遍规模较小,现阶段投资主要靠上年结转和小项目拉动,截至目前,全县有投资进度的县属投资项目为171个,虽然项目个数较2021年、2022年分别增加6个和2个,但投资规模较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下降20.2%和5.8%;从三次产业投资看,三次产业投资额分别较2021年和2022年下降19.6%和15.2%,其中,一产投资额较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下降39.2%和53.2%;二产投资额较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下降39.8%和20.5%;三产投资额较2021年2022年分别下降13.2%和11.6%。

(三)重点领域投资支撑乏力。一是民间投资持续低位徘徊。民营企业面临市场需求减弱、供应链受阻、资金成本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民间投资力度持续减弱。1-9月,全县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8.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5.2%,贡献率较上年同期下降40.9%,民间投资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4.4个百分点。二是主要行业投资动能不足。受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影响,主要行业呈下降态势。医药制造业同比下降42.7%,下拉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9.2个百分点,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62.4%,下拉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9.7个百分点,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下降61.0%,下拉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1个百分点,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6个百分点。

三、加强下阶段投资工作的建议

(一)紧盯目标任务加快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投资质效并进抓实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途径。园区、各部门、各乡镇(场)要把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作为实现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措施,加快年产100万吨液体肥料项目、阅云庭住宅小区等年度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重点落实清单式管理、责任化要求,确保续建重点项目有效推进,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抢抓施工黄金期、赶超进度,加大项目开工建设施工力度。突出抓好工业投资,重点抓好制造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遏制投资增速持续下行态势。

(二)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增强投资发展后劲。全县上下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着力提升项目谋划储备质量,招引谋实一批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好项目、大项目,做好项目备案批复、土地规划、施工许可等准备工作,落实好资金、用工、设备等建设条件,确保项目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工作,加快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梯次循环发展格局,及时滚动更新补充项目储备库,夯实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盘。

(三)优化完善房地产政策落地,提振房企投资信心。针对全县房地产投资、施工、销售均呈现下行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密切跟踪已拿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项目建设进度,重点解决项目在手续办理、用工用材、融资周转、市政配套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时化解各种风险,确保项目进度。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稳定收入预期,提振购房者信心,刺激改善性需求的释放。持续拓宽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渠道,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提振供需端市场预期和信心。


附件:

银川市各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表


县(市、区)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增速排名

全国

3.1

全区

7.2

全市

10.0

灵武市

27.0

  1

西夏区

23.4

  2

永宁县

2.4

  3

金凤区

  1.6

4

兴庆区

-2.3

5

贺兰县

-15.2

6


沿黄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表


沿黄县(市)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增速排名

灵武市

27.0

  1

中宁县

9.6

2

青铜峡市

3.6

  3

永宁县

2.4

4

贺兰县

-15.2

5

平罗县

-33.1

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