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部门直属机构信息公开目录>贺兰县统计局>信息公开目录>业务工作>统计分析

2024年1-11月贺兰县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简析

索引号 11640122010103353F/2024-00328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4-12-17
发布机构 贺兰县统计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统计分析
关 键 词 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1-11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9%。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上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增加值同比增长5.5%,增速较1-10月加快0.8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3位,沿黄六县(市)第3位。从轻重工业看(见表1),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1.0%,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9.0%,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8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见表2),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1.0%,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3%,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6个百分点;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0%,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2.1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8%,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3%,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0.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0%,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工业企业(含电力)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6.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1%,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8个百分点;从企业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4.7%,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0%,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3%,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0.2个百分点。公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7.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个百分点;从园区看(见表3),贺兰工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4.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个百分点,其中,暖泉片区增加值同比增长19.6%,金贵片区增加值同比增长7.1%,德胜片区增加值同比下降6.2%。园区外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个百分点;从新入库企业看,新入库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0%,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个百分点;从产销率看,规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2.7%,产销率为93.9%,出口交货值9.90亿元,同比下降4.1%。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1-11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增速较1-10月加快2.3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3位、沿黄六县(市)第4位。从产业投资看(见表4),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4%,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3%,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0.7%(其中,房地产投资占第三产业投资50.5%),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8.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由去年同期的2.6:15.0:82.4调整为5.0:18.1:76.9;从工业投资看(见表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1%。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6%,占工业投资的76.2%,拉动全县工业投资增长13.4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19.9%,占工业投资的23.8%,拉动全县工业投资增长16.9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个百分点;从投资构成看(见表6),建安工程投资同比下降2.8%(降幅较1-10月扩大1.15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0.8%,下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2.4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11.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3%,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其他费用同比增长14.8%,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8%,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从投资项目看,1-12月,全县新入库项目128个(含房地产),入库项目数同比增长29.3%,计划总投资104.94亿元,同比增长18.2%,完成投资额21.11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3.5%,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1个百分点;从投资类型看,全县民间投资同比下降4.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6.4%,下拉固定资产投资3.2个百分点;从园区看,园区完成投资12.44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9.7%,同比增长68.8%。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1.1%,技改投资同比下降36.0%,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2.6倍。      

(三)限上消费市场增势强劲。

1-11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上报112.24亿元,同比增长23.9%,增速较1-10月加快2.6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见表7),商品零售额完成111.61亿元,同比增长24.1%,餐饮收入0.63亿元,同比下降1.1%;从商品类型看(见表8),增长的有7类: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5.5%、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6.4%、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3.6%、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8.0%、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3%、饮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6.6%、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0%,下降的有5类: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39.8%、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2.4%、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同比下降2.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8.5%、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54.6%;从重点商品看,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07.98亿元,同比增长25.5%,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96.2%,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4.2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实现零售额54.44亿元,同比增长160.5%,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7.0个百分点;从销售形式看,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33.19亿元,同比增长219.6%,占全县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29.6%,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5.1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入降幅收窄。

1-11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35亿元,同比下降6.1%,降幅较1-10月收窄3.5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5位,沿黄六县(市)第5位。其中,税收收入8.71亿元,同比下降7.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85亿元,同比增长1.0%。(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

(五)金融存贷增势稳定。

1-11月,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8.81亿元,同比增长10.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3.19亿元,同比增长5.8%。(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宁夏分行)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上工业方面:企业减停产率扩大,生产经营问题不容忽视。1-11月,全县8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减产企业42家,停产企业6家,减停产率为60.0%,较1-10月(58.8%)扩大1.2个百分点,累计减产额为12.59亿元(其中,减产千万以上企业21家),48家减停产企业下拉规上工业总产值10.8个百分点。1-10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1.1万元,同比下降98.9%,降幅连续3个月持续扩大;企业负债总计248.5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7.3%,已超过警戒线(70%)7.3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00.84亿元,同比下降4.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0.03%,同比下降2.27个百分点,西夏嘉酿、百泓新材料、大北农等重点企业产品市场需求降低、订单减少等问题仍未有效解决。

(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见表9):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行业压力仍需关注。1-11月,全县房地产投资完成24.5亿元,同比下降17.2%,下拉固定资产投资8.7个百分点,降幅较1-10月收窄2.0个百分点。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29.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7%,降幅较1-10月收窄1.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20.16亿元,同比下降44.4%,降幅较1-10月收窄2.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连续两个月呈收窄态势。但从供给端看,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约235.2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6.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约175.1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5.5%;房屋新开工面积约42.9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约32.2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4%,房企投资信心持续走低;从需求端看,贺兰县购房补贴自10月18日起实施,是影响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降幅连续收窄的重要因素,但该政策已于12月5日停止,政策接续性不足,难以支撑房地产行业持续恢复。

(三)限上消费品零售方面:餐饮收入再陷负增长,消费结构单一仍是主要瓶颈。1-11月,限上住宿餐饮业单位实现餐饮收入0.63亿元,同比下降1.1%,11月当月收入380.7万元,同比下降15.3%,当月同比增速已连续2个月呈两位数负增长态势。从限上消费品结构看,商品零售额与餐饮收入比重99.4:0.6,餐饮收入占比甚微,从在库企业看,129家限上企业中餐饮行业仅有12家(4家企业,8家大个体),正常报数的仅10家(昊王国际、马伟餐饮2家已停运由国家代报),占比为7.8%,餐饮行业发展规模相对滞后。从主要消费领域看,商品零售额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99.4%,其中,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占商品零售额96.7%,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96.2%,占绝对主导地位,拥有绝对影响力,不利于全县社会消费行业稳定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大帮扶培育力度,夯实工业稳增长根基。一是加强行业监测预警。工科局要对酒饮料和精制茶、金属制品、农副食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等关键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定期深度调研,监测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重要指标,掌握行业供需变化和产品价格波动,加强行业趋势研判,及时发现问题并预警,以便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二是精准帮扶减停产企业。要重点关注生产持续下滑、盈利水平大幅下降的企业,实施“一对一”跟踪监测,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下降原因,建立问题清单,助力解决问题。对减停产企业进行一企一策的精准帮扶,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减停产原因和发展困难等,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帮扶措施,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三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强人才与培训支持,强化政策供给和服务保障,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增长动能发展势能。另一方面要聚焦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品质量,做到达规一批入库一批,为工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二)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增强投资稳增长后劲。一是紧盯政策持续加大项目谋划力度。以国家、区市“两新”“两重”“两业”“双重”等政策为契机,持续加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谋划储备一批产业类、基础设施类、民生类等高质量项目,加强项目指导服务,跟进项目落地开工,为2025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补充有效动力;二是着力提振房地产企业投资信心。针对全县房地产投资、施工、销售全面下降现状,相关部门应密切跟踪已拿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项目建设进度,重点解决项目在手续办理、用工用材、融资周转、市政配套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时化解各种风险,确保项目进度。

(三)加强消费潜力挖掘,将促消费与惠民生紧密结合。一是抢抓消费黄金期。商投局要抢抓元旦、春节消费黄金期,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大力举办欢乐购物季、家电以旧换新等各类线上线下大众消费促进活动,不断激活居民消费热情,多渠道、多举措拉动餐饮行业迅速回暖、零售行业保持“热度”; 二是在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上下功夫。要千方百计促就业提收入,一方面要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人社局要加大免费技能培训力度和频次,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升居民就业率。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优化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营商环境,着力提高居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确保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发改局要积极鼓励引导服务业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服务,着力满足居民在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方面需求,持续优化消费结构。


附件:表1-表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