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部门直属机构信息公开目录>贺兰县文化旅游广电局>信息公开目录>部门文件

贺兰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关于印发《“五一”期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 号 贺文广发【2022】23号 发布日期 2022-04-29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贺兰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所属分类 部门文件 效力状态 有效
责任部门 贺兰县文旅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各A级景区、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为切实做好当前消防工作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确保“五一”假期及近期全县消防安全形势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切实做好我县A级景区、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的防灭火工作,严格控制火源管理,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树牢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认真分析研判当前消防工作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形势,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防范和应对

二、工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认识做好假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把安全责任细化到预警提示、隐患排查、应急救援以及值班值守各个环节,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二)严格火源管控,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针对近期气温回升、天气干燥,春耕期间烧荒燎埂现象多发等情况,各A级景区特别是重点防火单位要深刻汲取4月4日立岗镇沙枣林火灾的惨痛教训,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火源管控,消除火灾隐患。设立防火检查站或临时岗卡,加大防火重点地段巡查力度和密度,严管游客火源,严管生产用火,严管护林人员,做到不留隐患、不留漏洞、不留死角。在各A级旅游景区入口、游客休息场所、景区内的宾馆(饭店)和火险重点地段竖立防火提示,并利用LED大屏幕循环滚动播放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火常识宣传标语,营造宣传氛围;切实提醒游客、承包户及景区工作人员做实做细应急准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到岗带班制度,建立健全火灾应急预案,加强必要的演练与物资准备,落实扑火队伍和消防装备,建立森林防火长效机制。

(三)狠抓隐患排查,强化汛期旅游安全。各A级景区、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要准确掌握涉及旅游灾害的监测预报信息,及时发布旅游预警信息,引导游客预防规避安全风险。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各A级旅游景区做好防汛隐患排查和巡查,在危险地段增设应急呼救设施,在适当位置增设救援设备。发生突发事件,应采取关闭景区、分流游客等措施,确保游客安全。

(四)完善防控措施,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根据现阶段国家、自治区及银川市疫情防控政策和要求,及时修订完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控物资和设备,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健康码管理、实名入场、体温检测、提醒佩戴口罩、消毒通风等防疫措施。各A级旅游景区要严格执行“预约、错峰、限流”总要求,做好预约、分流和防控等工作,剧院、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的防控措施要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关于印发〈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四版)〉等的通知》要求执行。

(五)强化值班值守,保障假日信息畅通。严格实行值班值守制度,强化假日旅游安全与质量快速处理机制,确保旅游应急响应渠道畅通,及时排查和整治安全隐患,切实保障森林草原防火安全。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各景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强调防火责任重于泰山,一定要处理好防火和旅游的关系,坚持安全第一。要结合实际精心策划好旅游景区森林防灭火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对旅游景区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各景区要把森林防灭火活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求组建专业扑救队伍在每个季度都要开展不低于一次的机具操作、灭火安全、紧急避险和人员疏散专门训练,着力提升人员安全防护意识、自救互救技能和安全扑火能力;要修订完善灭火应急预案与旅客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方案,明确撤离路线和设定安全区域。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响应要及时,转人要迅速,排查要细致,严防人员伤亡。

(三)督导检查、务求实效。县文旅局各相关科室要把旅游景区森林防灭火工作当作督导检查重点内容,建立健全旅游景区防灭火督导检查考核机制,真抓实干,对辖区内旅游景区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常态化督查,推动此项工作持久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贺兰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2年4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