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县城  ★西部百强县
您当前浏览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部门直属机构信息公开目录>贺兰县文化旅游广电局>信息公开目录>业务工作>公共文化服务和非遗

贺兰县:加强保护传承 让非遗活力焕新

索引号 116401220101036015/2025-00022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5-06-26
发布机构 文物和旅游发展办公室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公共文化服务和非遗
关 键 词

近年来,贺兰县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资源,创新保护传承模式,推动非遗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拓展非遗文化存量,将非遗文化优势转化为社会效益增值的潜力,不仅让古老的文化记忆得以延续,更为现代社会注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小儿推拿捏脊是古老的保健调理方法,是中华优秀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通过在小儿背部施以特定的手法,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这种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健康管理中。

非遗“小儿推拿捏脊”项目传承人毕东自幼就在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对中医文化,尤其是小儿推拿捏脊有着浓厚的兴趣,自中学起便跟随父亲开始学习小儿推拿捏脊。从医四十多年间,多次进修学习,在原先继承的基础上融入当代理念和推拿手法,为无数小儿患者解除了病痛并获得诸多赞誉。2024年12月,由毕东所传承的小儿推拿捏脊入选了银川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活态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近年来,贺兰县不断创新保护传承模式,通过打造非遗文创基地、搭建展示平台、非遗产业化等方式,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好格局,不断推进非遗的活态传承和产业振兴。

还未走近宁夏岗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被路上满溢的胡麻香浸润着,压榨车间内,赵永波将淘洗后的胡麻籽放入炒制机中,经过160度高温的均匀翻炒、磨碎、压榨等步骤,色泽黑亮的胡麻油便从槽中轻缓流淌而出,整个压榨车间芳香四溢,经过过滤和沉淀后,原汁原味的胡麻油将进行包装销往各个餐饮店用于炝拌菜,热油一浇,清香四溢。

胡麻是西汉时期从西戎引进的一种油料作物, 从胡麻籽中榨取麻油的技艺在民间已流传了近千年,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赵永波是家族里的第五代传承人,同时他还进行着下一代传承人的甄选和培育,并在贺兰县习岗镇新平村建成古法榨油车间,胡麻油传统压榨技艺目前已被收录为贺兰县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贺兰县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资源,创新保护传承模式,推动非遗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现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项,区级代表性项目9项,市级代表性项目33项(含合并),县级代表性项目68项。自治区级传承基地4个,银川市级传承基地5个,县级传承点8个。未来,将进一步深化非遗与旅游、科技、教育的融合,打造更具影响力的非遗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