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卫生健康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卫生健康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定信心,统筹兼顾,以“12345”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各项卫生健康工作任务落实。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围绕一条主线。纵深推进健康贺兰建设,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大力推进自治区健康促进县建设,纵深推进27个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健康环境,累计建成健康促进场所102家,其中健康促进机关45家、健康社区11家、健康促进学校31家,健康促进医院8家,健康促进企业8家,健康社区11家,健康村14家,建成率分别达到50%、100%、61%、84%、20%;评选出健康家庭100户。加强无烟环境建设,无烟党政机关覆盖率达到100%,创建无烟党政机关33家,建成率为60%;全县成人吸烟率从2019年的25.56%下降到22.23%。积极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组织开展健康科普巡讲暨“六进”活动共7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册3万余份;先后在融媒体中心发布信息720余条次,县电视台播放“健康贺兰”共12期,录制“健康教育课堂”12期,举办大型直播节目4场次,组织各医疗机构临床专家录制“健康小视频”70余部。
(二)推进两个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改革,推进县域紧密医共体建设。组建医疗健康总院,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将县域内其他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作为成员单位,着力形成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落实“五统一、七不变”,县乡村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药品耗材采购“两票制”,优化提升公立医院费用指标,2021年以来两所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23.57%,门诊次均费用127.69元,住院次均费用4332.59元。推进疾控体制改革。完成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PCR试验室建设并投入使用,1家卫生院设置了发热门诊,7家卫生院建成了发热哨点并投入使用。为县疾控中心引进6名公卫及检验专业人员,进一步提升我县实验室检测、病学调查、疫病预警等方面能力,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
(三)巩固三项成果。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严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在全县18个预防接种门诊基础上新增4个零时接种点、1个方舱接种点,创新改造疫苗流动接种车一辆,推进疫苗接种率。截至目前累计接种新冠疫苗545139剂次,其中第一剂286529剂次,第二剂252960剂次。第三剂5650剂次。组织开展全县大范围核酸检测工作,累计采集核酸540355人次,圆满完成了“10.17”疫情防控阻击任务,确保了我县疫情“零发生”。巩固健康扶贫成果。运用国家健康扶贫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强化对建档立卡户的跟踪管理,继续落实“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率均达到100%。对我县脱贫村移民村所在卫生院、卫生室设置和人员情况进行摸底,查漏补缺,隆源村、广荣村、江南村、银光村等八个重点村卫生室设备配置增加到40种,基本药物配置增加到130种,增配了乡村医生,开通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装信息化设备,基础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加强对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力度,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回头看”,注销执业活动不规范的诊所2家。
(四)落实四大保障。实施妇幼保健项目。全县孕产妇健康系统管理率98.7%,住院分娩率 10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率82.55%,未出现孕产妇死亡病例;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100%;新生儿四种及48种先天性疾病筛查率99.42%;儿童营养包发放率96.49%。落实卫生健康惠民政策。为824名计划生育奖扶对象发放扶助金 98.88万元,为127名国家特别扶助对象发放奖扶金105.84万元。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覆盖率89%,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6%,高血压健康管理率44.48%,糖尿病健康管理率49.38%;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96.27%;家医签约124461人,签约率47.17%,其中重点人群65874人,签约服务59287人,签约服务率90%,特殊人群应签尽签,均完成任指标。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着力推进县级医院等级提升工作,县人民医院已完成二级甲等医院区级专家初评,金贵卫生院完成优质基层服务行国家推进标准验收,立岗卫生院通过了自治区级标准的验收。深入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活动,选派38名专业技术人员进乡镇、社区卫生机构开展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帮扶活动,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方式逐年提升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全县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中医馆”建设的全覆盖,85%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提供中医药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五)抓好五项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一是推进“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所有乡镇卫生院与上端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实现了远程心电、影像会诊。今年以来,共开展远程心电诊断2万余例,远程影像诊断5千余例,其中完成基层远程心电8千余例,基层远程影像5千余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获批区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共38项,全县有120余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资格考试。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开展心理减压讲座78场次,完成8000余人的心理测评任务。推动县级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县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并由自治区卫健委授牌;县人民医院心内科顺利通过省级2021年第三批次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资格审核预检,积极推进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创建工作。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主体封顶工程和14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宁夏国良医院建设项目已竣工,南梁台子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已列入明年项目谋划并做好项目对接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缺乏,监测能力低下。二是医疗基础设施仍相对薄弱,社区卫生机构功能不完善;村卫生室硬件设施差。三是县级公立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缺乏,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不能满足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五是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进改革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六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的应用和推广还不够广泛,信息数据安全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深入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一是继续提升健康促进体系建设专业网络的培训,进一步健全工作网络。二是重点打造健康示范场所,加强典型场所和亮点案例重点培育,加大经费投入,打造具有贺兰品牌的健康类场所。三是紧盯重点指标,台账式管理,对社会心理服务、食品安全、绿地、养老等15个领域的重点指标,实行季度报、季度审年度销号的模式,确保各项重点指标全部完成。四是争创2022年全国健康促进县,力争在2021年年底全部完成2022年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县各项指标。
(二)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巩固基本医疗有保障,优化实施疾病分类救治措施,开展已脱贫人口的精准核查、救治和管理,确保脱贫人口应签尽签。二是优化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加强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继续实行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三是优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对我县脱贫村移民致富行动重点村所在县级医院、卫生院、卫生室设置和人员情况进行普查,查漏补缺,确保达到国家的“三个一”、“三合格”、“三条线”要求。四是完善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加强与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数据共享,定期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人口大病、重病救治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主动发现患者、及时更新修正、完善患者信息数据,及时将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大病、重病患者纳入信息管理系统。五是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健康帮扶机制,将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大病专项救治范围,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六是进一步提升农村卫生健康服务水平,通过强力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补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短板、强化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推进健康促进等工作,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实施县级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项目。更新三家县级医院信息化系统,构建高效化的信息支撑体系、实现卫生健康工作一网覆盖。二是实施南梁台子卫生院乡村振兴提升能力建设项目。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医院内科、妇科、中医科、口腔科、检验、医技等科室建设,配齐相关医疗设备。项目建设面积2300平米,开设床位18张,计划于2023年底完成建设。三是实施习岗镇卫生院能力提升项目。维修改造楼内水、暖、电等基础设施。四是实施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建筑面积3000平米的综合社区医院,设置基本医疗、公卫、医养、康养等科室,做好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配备相关部分医疗设备。计划于2023年底完成建设。五是推进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三期项目。建设2475平方米的小微景观公园。六是实施洪广镇欣荣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新建建筑面积1600平米,维修改造原办公楼300平米。完善机构内基础设施及购买相应医疗设备。计划2023年底完成建设。七是积极争取县银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习岗镇卫生院)、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建设项目,积极协调解决马家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搬迁建设工作,谋划好老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造等工作,积极筹建迎宾、和平、朔方、天鹅湖及奥特莱斯社区卫生服务站。八是积极争取县医院迁建工程,初步确定建设用地。
(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建立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建立运行保障新机制、完善县域医疗健康总院管理运行、“三医联动”等机制,深化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纵向整合县(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行“五统一”管理、一体化运营。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推进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推进医联体建设和专科联盟建设,深化区域协同联动,促进分级诊疗落地见效,实现医生患者双下沉,县域内群众就诊率达到90%以上。
(五)推进疾控体制改革。完善疾控机构职能设置,健全疾控机构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防治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紧密协同,在县级公立综合医院规划建设独立的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科),提升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控能力,促进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平战结合。落实医疗机构疾病预控制职责,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强化部门间联防联控机制运行,健全疾控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城乡社区联动机制,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基础。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多渠道信息收集和智慧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平台,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医学影像、全员人口信息等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能力建设,提高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分析研判和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处置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专家和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两个允许”的政策,提高疾控系统的人员绩效工作。
(六)抓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牢固树立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意识,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按照区市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查补漏洞,强化措施,提升防控能力建设,扎实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健全科学规范的应对处置流程,优化运行机制,抓好紧急医学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演练等工作,提高疫情预警控制质量和处置能力;提升疫情防控救治协同能力,健全防治结合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疫情监测分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支撑作用,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健全应急物资生产、采购、储备、调度、供应机制,不断提高应急物资保障水平。
(七)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一是推进县级医院等级提升,深入开展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推进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县级危重孕产、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按照区市工作安排加强重点专科和薄弱专科的建设。二是推动中医药体系建设,移民地区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至少配备1名中医医师,加强村卫生室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三是拓展信息化便民服务,进一步推广电子健康码应用,充分利用移动APP、自助服务设施、第三方支付等与居民健康紧密联系的医疗卫生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就医体验。四是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对已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立岗镇卫生院,开展国家推荐标准的创建;常信卫生院开展国家基本标准申报创建工作。五是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加大投入,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不断拓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提高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门诊、住院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及转岗培训力度,积极对接编办、人社局、人才办进一步完善人才招聘、引进方案及奖励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用好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加大对特需岗位、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推进名医、名科培育、创建发展;年内培养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5名。
(八)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一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管理系统,落实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保障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工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0%以上;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和分类管理,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开展免费基本体格检查工作。二是加强妇幼保健、人口监测和家庭发展工作。严格落实妇幼保健三项监测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儿童营养包免费发放以及两癌筛查惠民政策工作;联合妇联等部门推进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指标完成;组织实施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0-6岁儿童眼保健检查率达到90%;三是实施好“全面三孩”政策,推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建设,争取项目为医疗机构建设一家托育机构,加强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保障、救助等工作,继续开展“暖心家园”活动;完成计划生育协会改革任务。
(九)做好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一是落实碘缺乏病病区控制措施,包虫病筛查流行村比例、规范管理率、病人随访率分别达到90%、98%和95%。二是强化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根据季节变化和生物传播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灭鼠、灭蚊蝇和灭蟑螂活动;加强鼠疫、霍乱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落实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不明原因肺炎、甲型H1N1流感等急性传染病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防止传染病疫情蔓延扩散;遏制和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的流行。三是继续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强化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保持高水平接种覆盖率。
(十)加大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力度。一是加强部门联动,不断完善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体系。二是全面完成国家“双随机、一公开”卫生监督工作任务。三是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卫生监督员执法水平。四是贯彻落实卫生监督“三项制度”,加大非法行医打击力度,坚决治理医疗乱象,加大整治欺诈骗保力度,进一步规范医疗秩序及医保基金使用。五是继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为患者提供安宁和谐的就医环境。六是继续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在县医院建成尘肺病康复中心,开展职业病体检工作。
贺兰县卫生健康局
2021年11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