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贺兰县医疗保障局深入贯彻区、市、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审批程序,从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切入,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通过让数据多跑路,使办事群众少跑腿,扎实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一、医疗保障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落实到位。
按照《宁夏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具体要求,梳理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10个主项28个子项服务事项,规范了全县医疗保险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等内容,解决了当前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领域存在的办事流程不够简化规范、参保转移接续和手工报销手续繁琐且时间周期长、经办服务体验不够理想等医疗保障民生领域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二、优化“两定机构”服务协议管理,医疗保障定点覆盖面不断扩大
结合“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取消了医药服务机构定点资格行政审查确认事项,凡卫健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审批确认、合法经营的医药机构均有资格申请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对新开办经营的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由医保经办机构实行协议管理。目前全县协议管理医疗机构共318家,其中二级公立3家、二级民营2家、乡镇卫生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8家、民营一级1家、诊所49家、零售药店247家。
三、医保公共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一是持续抓好医保扩面工作。利用电子屏、宣传彩页等载体广泛宣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做到广动员、广宣传、广覆盖。同时加强与老干部局、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残联等部门联系协调,明确职责任务,发挥促缴合力。截至2022年6月底,2022年度居民医保实际参保191319人,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189150人的101.15%;职工医保实际参保45082人,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42242人的106.72%。通过特殊困难人群动态参保缴费机制和每月的部门联合宣传促缴,特殊身份困难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应保尽保”;二是创新工作方法,优化窗口服务。持续推进 “互联网+医保”服务模式,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微信办”和“邮寄办”等方式办理医保日常业务。跨省异地就医备案、转区外就医实现了微信小程序办理、电话办理和微信办理;生育津贴实现了“就近办、一次办”,由生育住院医疗机构上传就诊人信息,经办机构网上审批发放生育津贴;居民医保征缴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办理,在银行网点、“我的宁夏”APP、黄河银行微信公众号等均可缴纳城乡居民医保费用。2022年1-11月,异地就医备案172人(其中105人为网上备案),转区外就医备案162人次,其中微转办理89人次,网上转诊17人次,手工报销职工331人次,窗口电话解答医保政策2万余次,现场接待群众近一万人次;三是持续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取消区内异地备案,参保人员区内就医不再办理转诊转院手续。区内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财政补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院端“一站式”结算。深入推进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业务协同管理模块和国家医保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的应用,规范跨省异地备案资料、程序,提高备案效率,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院端“一站式”结算。2022年1-11月,全县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职工1425人次,居民1099人次;四是加快推进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目前,贺兰县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均按照国家跨省门诊接口改造规范要求完成HIS系统改造并测试通过,实现普通门诊费用直接报销;贺兰县人民医院、宁夏国良医院实现门诊慢特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22年1-11月,贺兰县作为就医地有10人次完成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五是多措施推进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与应用。借助贺兰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媒介宣传报道、推送电子凭证激活链接、召开全县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电子凭证推广使用工作会等方式引导全县参保人员激活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真正实现“一码在手,医保无忧”。截至11月30日,全县医保电子凭证整体激活人数为172987人,激活率为73.73%,结算占比为30.80%。
四、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不断增强。
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抽调专家组开展定点医疗机构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聘请第三方对全县定点医药机构欺诈骗保行为进行检查。截至目前,已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08家,覆盖率100%。利用“宁夏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智能监管子系统”、“银川中公智能审核监控系统”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就医数据进行审核,2022年通过智能审核监控系统扣回全县16家定点医疗机构违规金额6.45万元;开展违规兑付现金专项整治,共检查10家零售药店,核查疑点数据1000余条,追回1家零售药店违规基金1196.00元;对辖区1家二级专科医院以过度诊疗等情形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行为予以立案,并进行行政处罚,追回违规基金6.22万元,行政罚款12.44万元。
五、“贯标”工作全面推进。
召开了由全县260余家医药机构参加的“贯标”启动会,并制定了“15项医保业务编码贯标工作方案”,制定具体的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及时通报机制,定期对各定点医药机构的“贯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对在规定时限内“贯标”工作不达标的医药机构,采取约谈、暂停执行医保服务协议等措施,强力推进“贯标”工作。截至目前,我县各定点医药机构在药品、项目、耗材、医师四个项目“贯标”指标中均达到90%以上。